國策解碼:「定向」的語言偽術

國策解碼:「定向」的語言偽術

內地經濟政策術語不斷推陳出新,繼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定向降準」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又接連提出要「定向調控」,預料將成為今年宏觀政策新方向。「定向降準」和「定向調控」分別涉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冠以「定向」之名,正是一種語言包裝手法,意味中央放棄以往全國「一刀切」的調控模式。
李克強在6月6日召開8個省市經濟座談會,其中包括河北、山西、黑龍江這三個首季經濟增速包尾省份;另外,在6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打造長江經濟帶。
在這兩個場合中,李克強均表示要實施「定向調控」,正揭示該新政策的含義,即未來的調控政策,將只針對個別省份或區域。即使有新的刺激政策,受惠範圍可能大不如以往。
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指經濟要「適應新常態」後,國務院在調控經濟上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由以往的「宏觀調控」,到去年李克強提出的「區間調控」、再到最新的「定向調控」,力度越來越縮減。
值得留意的是,所謂「定向降準」,對資金市場的作用微乎其微,至於冠以「定向調控」名義的打造長江經濟帶,亦是已多年策劃項目,並非新的刺激措施。如果中央日後都將一些行政措施包裝成「定向調控」,以掩飾其無招可出的困境,反而會被外界視之為語言偽術,影響對中央調控經濟能力的信心。

記者:黃尹華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