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氏「獅虱諫」 - 賀越明

冒氏「獅虱諫」 - 賀越明

《東方早報》刊出《冒懷濱、冒懷科談如皋冒家》,是「上海書評」專版的長篇訪談,不乏逸事軼聞,耐讀得很。冒氏是江蘇如皋的名門望族,系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脫歡的後裔。懷濱、懷科兄妹受訪,所談大都圍繞祖父冒廣生,兼及父輩和同代,好似主幹參天,枝蔓繁茂,冒氏家族的文化傳承代代綿延。
冒廣生,字鶴亭,清末民初著名學者、詩人,堪稱國學大師。據說出生時,其祖父夢見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故他後來以先祖再世自許。他在清光緒年間中舉,列名「公車上書」,從晚清到北洋至民國任過不同官職,一度在大學教授詞曲,亦曾纂修國史;望重士林,交遊廣闊,不光和學術、書畫和戲曲界人士往來頗多,與一些政界人物也有交誼。訪談中述及陳毅初任上海市長,登門看望,禮聘冒為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從此領取不俗的月薪。另外,周恩來也拜訪過他。但從頭至尾,兩位後輩均未講到祖父與毛澤東的一次敍談,不知出於無意之漏抑或有心之諱。
據新近出版的《毛澤東年譜(1949-1976)》記載,一九五七年六月三十日晚上,毛澤東與一些中共領導人聚首議事;又記:「同日,九時二十分,會見冒鶴亭。」僅此一句,語焉不詳。冒鶴亭過後寄往滬濱的家信,告知毛澤東接見經過,提及話別:「臨開車時,我說有一句臨別贈言,共產黨是獅子,不可自己生虱。他說是咬人的虱子嗎?我說是的,他拱手說:謝謝。」
關於這段獅子與虱蟲的對話,當晚陪父親去中南海的作家舒湮,多年後有過詳盡描述:毛澤東會完畢時問:「老先生有何臨別贈言?」冒鶴亭坦言說:「現在黨內正在整風,我是經歷過幾個朝代的人,共產黨能把中國搞得這樣強大,佛經上說譬如一頭雄獅,身上也不免長幾隻虱子。古人云:蟣虱雖小,為害亦大焉。可得提防呀!」毛澤東連聲說:「講得好,講得好,我一定記在心裏!」
舒湮還曾撰文,解讀有關獅子與虱蟲的對話內涵。這個生動的比喻,來自佛家典籍中的《仁王經》和《蓮花經》,意為獅子不怕其他獸類,卻會被身上虱蟲啖肉,小蟲大患,不能不防。
獅子常被用於形容龐然大物。今年三月末,中國領導人在法國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會上致辭時,援引拿破崙的名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後有人提出質疑,稱拿破崙從未有過此言。重溫冒氏「獅虱諫」可知,那位法蘭西皇帝有無說過中國是「睡獅」不重要,最緊要的是如佛經所喻,執政黨這頭獅子「不可自己生虱」。但半個世紀以來的事實證明:不生虱不可能,而且虱蟲漸多漸大,捉光也無可能。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