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式各樣的美食,卻食慾減少,甚至出現飯後燒心灼熱不適,無法盡情享用美食,這就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狀。此病的起因是由於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灼燒感或「燒心感」。因為食管下括約肌張力減弱或胃內壓力高於食管所致;飲酒及吸煙可降低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張力。
多發生於飽餐後
此外,各種原因引起的腹內壓增高,胃瀦留或進食高脂餐而致胃排空延遲等,均可導致胃食管反流。反流物中的胃酸、膽汁及胰液是損害食管黏膜的主要成份。
反流性食管炎之病位在食道,中醫認為與脾胃與肝關係密切,病機為長期勞逸失度,肝鬱化火,橫逆脾胃,損傷食道,或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嗜食辛辣、熱燙之物,積熱於腸胃,痰濁內生,痰隨氣升而搏結於食管,或氣滯血瘀,鬱久化熱,或病久中虛畏寒,均可致飲食吞咽梗阻,胸腹痞滿脹痛,反酸燒心等表現。
此外,長期的姿勢不當,飲食失調會造成腹腔內的韌帶與腸系膜緊張,造成胃賁門的鬆弛與關閉不全,以致胃的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內,胃酸刺激的結果造成心口燒灼感。反流症狀多發生於飽餐後,夜間反流嚴重時或會影響病人睡眠。
反流性食管炎可分肝胃不和、飲食內傷、痰熱交阻、脾胃虛寒及氣虛血瘀等不同類型。反流性食管炎早期及診斷治療常可恢復正常,治療原則是調整飲食,改變生活習慣,疏導情志,中醫治療的優勢在於改善機體的內在環境,治療分辨虛實,虛則補之,以滋氣血之源。實則瀉之,清熱、化濕、祛瘀以通經絡,配合辨證施治,標本同治,改善腸胃及胃酸倒流現象。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張雯雅醫師
隔周四刊出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