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深夜,五屆世盃盟主巴西以東道主身份出場。很多人仍以森巴足球形容這隊足球王國軍團的風格,其實自從史高拉利(Scolari)2002年帶領巴西奪標的時候開始,jogo bonito(華麗足球)已經跟巴西隊脫離關係,再也不見舊時面。
巴西足球報《Marca Brazil》的編輯Marcelo Torres這樣評價刻下的國家隊:「巴西足球不是沉悶,而是比沉悶更糟—是醜陋;球隊着重體力多於風格。」甚至有個說法指出,巴西早在90年代已變了俗氣的嘴臉;1982年,巴西在分組賽以2:3敗給意大利,巴西人民都在街上痛泣,但當年國家隊球員回國時仍受到英雄式迎接,至今巴西人仍然偏愛1982年的敗兵多於1994年的冠軍隊。
主辦世界盃在巴西仍然是舉國關注的盛事,但是否一如以往起着團結國民的作用?自從一名英國水手於1864年把足球帶到巴西,踢波就成為了巴西的文化代表。成功爭取今屆世盃主辦權的巴西前總統盧拉這樣說:「只有足球,才能讓巴西在世界舞台上佔據着與國家面積成正比的地位。」
奈何,在這個年代,國家元首的豪言已不足以反映民心所向。巴西政府投放巨資於世盃建設,國民生活反而惡化。在揭幕戰主辦城市聖保羅,政府花了35億元興建新球場,卻有數以千計國民因為租金飆升而露宿街頭。舉辦世盃的球場外,示威、罷工,無日無之,巴西已因世盃而變裂。
文:阿迪尼斯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