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築設計融合歷史、人性和美學實非易事。香港建築師學會昨公佈2013年年獎,現為動漫基地的灣仔茂蘿街、巴路士街活化項目,一組十幢的戰前唐樓經鞏固改善,成功保存歷史建築同時符合現今條例,成功活化舊社區,獲頒全年境內大獎及文物建築獎。
建於1910年代、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灣仔綠屋」,現已改頭換面成為簇新雪白的動漫基地,卻保留當年中式瓦頂、木樓梯和木地板等歷史組件,隱現百年唐樓風貌,同時提供新公共空間貫穿周邊小巷,讓建築融入社區。評判團報告指設計保留原有唐樓精粹,同時滿足最新建築規範,是歷史建築再利用的好例子。
項目設計董事梁以華指,項目印證舊式工藝與科技並無衝突,利用鋼鐵結構加固歷史瓦頂與樓面,木樓梯也加裝隱蔽鋼鐵結構再重嵌,能供人安全行走,全部符合現今建築物條例,又不破壞原本面貌,相信是前無古人的做法。項目業主是市區重建局,該局規劃及設計總監馬昭智補充,項目付出了很大代價,「二萬幾呎樓面,使咗三億幾(元),除開呎價仲貴過好多新樓」。
除了改造建築群,重組室內空間也大有學問。中大本部圖書館有個地下室,在建築師巧思下變成明亮一角,再整合重組三座不同年代的建築,打通變成學習共享空間,獲頒室內設計的主題建築獎。
中大圖書館耳目一新
2012年本科改革成四年制,中大本部圖書館原有空間不敷使用,於是校園發展處及建築師彭一欣合作着手擴建。圖書館位處本部百萬大道一端,前有朱銘雕塑「仲門」,旁有古羅馬式水池「惠園」。建築師為保存建築群原貌,在原大樓旁加建同高新翼,並開闢2,500平方米地下室「進學園」。
建築師將惠園的淺水池底改成玻璃天窗,讓天然光照射至進學園,淺水層更成為良好隔熱裝置,水影營造波光令地底密室變得流動而開揚。室內設計意念來自花園,最大特色為連綿百米的S形長枱,視覺上有如蜿蜒小徑,將空間連成一體。
今年多個獎項由活化或改造建築設計囊括,例如灣仔華潤大廈改造工程、上環百子里公園翻新、石硤尾美荷樓青年旅舍活化,還有柴灣法國國際學校小學部加建改動工程。其餘得獎建築包括和合石火葬場、寶血女修會頤樂會院,以及無錫恆隆廣場和廣州W酒店及公寓。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