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打人不打臉,但美國研究發現人類的臉相,原來是「打」出來的!美國猶他大學研究,根據約5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即人類祖先)骨骼化石分析,發現南猿臉部最堅硬之處,正是在爭鬥過程中最容易捱打和受傷的地方。
研究指,南方古猿下顎、顴骨、鼻樑和眼眶等是最易因打鬥受傷,推論這些部位在進化過程中,會朝着盡量減少受傷的方向發展。跟黑猩猩和大猩猩相比,南方古猿的下顎長度縮短,而硬度和強度增加;顴骨尺度和硬度增加,眼眶骨架也增大等。
南方古猿進化出一系列有助打鬥的特徵,例如手部可以握成拳頭,令肌肉與骨骼更有效地打鬥。而在人類的徒手搏鬥中,臉部通常是首要的攻擊目標,若手部進化和打鬥有關,被打的首個目標,即臉部,會朝着更好地保護的方向進化。臉部被打的位置不僅是頭骨中最堅硬、最容易受傷的地方,也是造成男人和女人頭骨差異之處。
早前假設指,人類的臉相因要咀嚼堅硬食物,令飲食習慣決定臉形,但最新研究分析古猿牙齒的磨損後,認為古猿並不咀嚼堅硬食物,故對飲食習慣之說存疑。
澳洲新聞網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