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的慘白思維(自由撰稿人 蘇鋒) - 蘇鋒

白皮書的慘白思維
(自由撰稿人 蘇鋒) - 蘇鋒

國務院發佈《「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洋洋灑灑兩萬多字,是中央政府第一次高規格的總結。當中提到「一國兩制」43次,「中央政府」43次,「高度自治」13次,「港人治港」4次,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選擇在6.22佔中投票十日前公佈這一深具威懾力的論述,顯示中央為嚇阻佔中的上演煞費苦心。
聯繫到日前前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出其不意地接受港媒訪問,直指佔中不合法,更上綱上線將佔中發起人斥為「反華力量,圖謀篡奪對香港特區的管治權,這是不能被容許」。你說周南的話代表中央的意思吧,港府高官又打掩護說那只代表他私人意見。你說周南的意見只是個人意見吧,緣何要透過媒體高調扔「炸彈」?
同樣有一眾高官和建制派出來辯白說不是針對佔中公投,真是此地無銀三百両。畢竟,這種份量的白皮書,其發佈是不是隨便為之,而6月10日在香港回歸史上也不具備甚麼重大意義,沒事犯不着選在這一天發佈。當然,以後這一日子就要載入香港史冊了。
白皮書充滿中國官場典型的八股風格,先講成績,再講問題,然後提出解決思路。其中心思想,概括起來不外乎:香港所享有的自治權是中央政府「給」的,中央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白皮書還充滿了這樣的口吻:香港取得的成績是由於「一國」的支持和鼓勵,而香港滋生的問題是因為沒有順利貫徹「一國」原則,引來外部勢力干擾造成內部分裂,沒有群策群力而造成。白皮書的起草者浸淫於中國官場數十載,深刻地添上了這種烙印:政績都是自己的,問題都是他人的。
當然,白皮書還提到,一國兩制要在香港繼續推向前進,「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如此,白皮書提到的「全面管轄權」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全面」壓制了本港社會自治的「差異」,是不是也違反了《基本法》?港人也應該以此為據,爭取自治權力。
香港作為中國單一政制下的地方特別行政區,在客觀上不可能脫離中國;港人所應爭取的,是防範「一國」凌駕兩制,以「一國」來消磨兩制,而讓香港越來越像中國內地的一個地方城市。這是香港所無法承受之重。
一國兩制由鄧小平在解決台灣問題的構想中提出,但首先被用於處理香港問題,中共也期望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為台灣問題的解決樹立榜樣。如今看來,這種願望與構想不太可能實現。台灣人民會注視着中共在回歸以來干預香港自治的一舉一動,警惕心理自然會越來越高。如此就有兩種後續可能:一是中共根本不會再延續一國兩制的方針去談台灣問題,或者根本就不想解決台灣問題;二是台灣人民不會天真地相信中共會恪守所謂「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台灣問題只能另尋他途。
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有關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的調查,2014年3月份的數據顯示,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雖然高於2013年6月調查的歷史最低位(﹣0.1%),但3%的信心淨值已經處於回歸以來的低谷。同期,市民對於一國兩制沒有信心的指數則達到了45.2%的歷史最高位。值得中央政府認真審視的問題,恐怕屬於在「一國」的強硬態度下,港人對制度的信心日益消減。
一國兩制在今日香港陷入僵局,是由中共領導國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的必然結果,它難以容忍地方自治對中央權威的挑戰,而所謂「外部勢力干預」、「極少數人」、「反華力量」等政治鬥爭話語不過是托詞。更何況,香港民主派在中共分化下已屬散沙一盤,又有何德何能讓香港成為顛覆內地威權主義制度的基地?回歸16年歷史,在這個關頭,港人除了站出來表達自己,還可以怎樣呢?

蘇鋒
自由撰稿人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