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為香港經濟發預警,表示在「外憂」及「內患」的夾擊下,對近期本地疲弱的經濟數據表示憂慮。若情況持續,有機會於8月調低今年本港的經濟增長預測。券商大摩更率先調降香港今年經濟增幅預測至2.5%,遠低於港府目前的3至4%預期數字。
記者:吳永強
曾俊華昨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今年環球經濟發展的速度緩慢,外圍仍存在不少下行風險,或會拖累本港經濟。美國聯儲局退市、加息時間表充滿不確定性;歐洲經濟仍然持續疲弱,歐央行上星期宣佈實施負利率及推出寬鬆措施,以應付通縮威脅,或會拖累環球貿易表現;加上東南亞的地緣風險日益增加,亦會對本地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除「外憂」的影響外,本地經濟情況亦正面臨「內患」。曾俊華指出,本港第二季初的經濟數據令人感到憂慮,當中4月份的貨物出口貨值及零售銷量數據均出現按年下跌,擔心會打擊本港經濟增長。對於自由行的問題,曾俊華認為旅遊業對香港的經濟具一定的重要性,但訪港旅客或會對港人生活造成影響,未來會從多角度思考,繼續密切研究自由行政策。
樓市仍存泡沫風險
樓市方面,曾俊華表示樓市雖已出現輕微降溫,但泡沫風險仍然存在,政府會繼續以不同的方法,處理土地及房屋供應問題。他又指,由於美國加息周期日子臨近,息率及國際資金流動預期會出現波動,將影響本港的樓價。現時市民買樓的供款佔入息比率達56%,高於過去20年的平均數。若利率升三個百分點,比率更會增至73%。
事實上,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香港經濟曾因美國量寬及內地四萬億政策而大幅反彈,2010年經濟增長更達8.2%,但其後增速放慢,去年增長2.9%,今年有機會進一步放緩。
財爺未降預測,大行率先有行動。摩根士丹利昨發表研究報告,將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由2.7%降至2.5%,以反映預期政府將公佈一系列疲弱經濟數據,加上計及內地經濟增長放慢因素。上述預測明顯較市場預測中位數3.4%為低。
大摩表示,雖然環球經濟加速,但數項不明朗因素令經濟添上陰霾,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資產價格回軟及近期零售及旅遊業的政策等等。大摩同時將今年內地經濟增幅由7.2%降至7%,至於明年預測則由7.4%降至7.2%。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以港府早前預測的今年經濟增幅3%至4%計算,稍後應該要下調預測。他認為,若零售業持續差,零售銷售全年錄得倒退的話,香港經濟增幅低於3%亦不出奇,但目前仍未見到中長期步入衰退的機會,因港人薪酬上升之下,本地需求仍不差,除非有突發事件令資產價格大跌,衰退機會才增加。他又補充,本地消費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約兩成比重,若本地消費持續按年下跌一成左右,便影響GDP約兩個百分點,但強調出口、轉口等其他部份對GDP影響更大。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