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財政部早前發表《會計師事務所跨境執行審計業務暫行規定》,擬收緊港澳在內的境外會計師在內地審計權限。據悉中央不滿內地會計業界被沽空機構「污名化」,及美國監管機構無視內地國家機密法,故反擊。沽空機構Glaucus研究總監Soren Aandahl指財政部的改革是「往錯誤方向邁出一大步」。
記者:吳永強 石永樂
財政部公佈《暫行規定》的起草說明中指,境外會計師為在外地上市的內地企業審計,若被踢爆造假,境外機構特別是沽空機構均會將責任歸咎於內地會計師,財政部認為「這於法、於情、於理都是顯失公平、嚴重不當」。為免沽空機構再將內地企業財務造假的責任全數撥入內地會計師行,財政部擬規定有關的審計工作將由內地會計師進行,意圖將權責轉移至境外會計師身上。
不過,曾多次發報告狙擊包括中金再生(773)及青蛙王子(1259)等財務造假,亦是財政部矛頭直指的沽空機構Glaucus,其研究總監Soren Aandahl直斥財政部今次改革是「往錯誤方向邁出一大步(Significant step in the wrong direction)」他認為,「若無東西要隱瞞,為何要阻止國際的審計人員審查內地企業?」
Soren又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Louis Brandeis的名言「陽光是最佳消毒劑」(Sunlight is the best disinfectant)帶出,要避免內地企業捲入會計醜聞並不應截斷其與外界接觸,財政部反而要令更多國際投資者有機會接觸到內地企業。
中美政治角力升級
財政部除出招幫助內地會計業避免被抹黑外,據悉,今次提出《暫行規定》亦是政治角力的升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年初曾裁定暫停四大會計師行,包括羅兵咸永道、畢馬威、德勤及安永,其中國分公司對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資格,主要由於四大行以國家機密法為由拒絕提供內地企業的審計底稿。雖然近期有消息指雙方最終或會和解,惟早已惹來國內有關當局的不滿。
由多間中小型會計行組成的大聯盟,其召集人鄭中正亦曾與財政部官員溝通。他指出,「現時中國與其他大國在政治及軍事的關係有一定緊張,在經濟方面抗衡外國勢力亦不出奇,好像中國政府早前說要禁用微軟一樣……現在是整個政策層面,整個大方向去抗衡」。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