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礦貿融資恐掀爆煲潮

國策解碼:
礦貿融資恐掀爆煲潮

內地上月進口數據意外倒退1.6%,觸發五年來最驚人的貿易順差,分析普遍驚訝並歸咎於內需及人民幣疲弱,惟亦有意見如澳新銀行指出,數字反映內地貿易融資出現問題,在當局嚴查青島港礦石庫存重覆抵押的前提下,提防情況持續惡化。
事實上,觀乎內地鐵礦石進口數字的確持續收縮,更甚是進口價格亦同時走低,去年中鋼貿引發的爆煲潮,已有重演並蔓延的危機。
2012年內地捲起鋼貿風暴,逼使內銀去年中起收緊相關信貸,及至今年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達紀錄高位之際,又接連傳出有企業重覆抵押鐵礦石庫存換取銀行貸款的造假行為,疲弱的鐵礦石現貨價因而遭進一步質低,進口礦價今年累跌超過一成。由於鐵礦價格將直接影響企業套現力,加上銀行在造假陰霾下,信貸取態勢更趨緊慎,事件有機會因惡性循環形成雪球效應,繼鋼貿後,蔓延至其他金屬貿易的新一浪企業爆煲潮。
值得留意是,去年中鋼貿風暴席捲之際,A股在短暫調整後即因熱炒業績而反彈,今年初至今的大調整主要基於對新股重啟的恐慌,意味市場仍未計入貿易融資爆煲的風險。更甚是,同樣牽涉融資風險的內房板塊,目前亦面臨房價下調引發的泡沫爆破預期,礦業與房產兩大板塊風險同時呈現,融資情況的嚴峻可想而知,投資上就更應要審慎。

記者:林靜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