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企練體能 親子同運動

屋企練體能 親子同運動

【MONDAY FITNESS】
【本報訊】工作忙碌不再是家長拒絕與孩子做運動的藉口。香港體適能總會指出,親子運動不一定要出外游水、打球或踏單車,家長們只要稍花心思,便可將家中物品變成運動工具,例如在地板放一條繩,讓孩子沿着繩走,已可練習平衡;讓孩子由一張膠墊跳到另一張,也可鍛煉跳躍力。透過簡單遊戲,及早訓練兒童體適能,家長也從中增加個人運動量。
記者:陳凱迎

香港人生活繁忙,若問家長會否跟孩子進行親子運動,不少人都會反問:「邊有時間呀?」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指出,本港兒童缺乏「郁動」的情況普遍,「你問小朋友,80%會話想去公園玩,但少過20%每星期有機會出去玩一次」。實際情況與孩子的期望有落差,黃認為,最重要是家長要改變運動的觀念,「好多家長以為(和孩子)一齊玩,唔算係運動」,但其實不一定要進行游水、跑步或踏單車等專項運動,才對孩子健康有好處。

沿繩走練平衡

除了到公園玩,黃建議家長可在家中設計體能遊戲,讓孩子透過不同形式體能動作,刺激不同方面發展。他舉例,家長可利用一條普通的繩,拉直放在地板上,孩子前後腳沿着繩走,就似是走在平衡木上,可以練習平衡力。另外,平日常放家居地板上的軟墊,家長也可就地取材,將軟墊逐張分開擺放,然後讓孩子由一張軟墊,跳到另一張軟墊,訓練跳躍動作,但家長謹記要先用膠紙固定軟墊位置,以防孩子滑倒受傷。
如家中有多個膠環,家長就可設計障礙遊戲,先將膠環分散放在地上,再讓小朋友四肢分別放在一個膠環內,順着膠環位置逐步向前爬行,這樣可訓練孩子手腳協調,亦對其脊椎發展有好處。
簡單如扭呼拉圈,或將膠波投入膠桶或籃內,同樣有助孩子的體能發展。黃說,上述遊戲可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家長可擔當領袖角色,先向孩子示範遊戲玩法,讓小孩跟着做,「家長陪住仔女玩,久而久之大人都會做多咗運動」。他提醒,兒童每日其實有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在他們的體能發展過程中,學校從來只是支援角色,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家長的責任才是最大。

親子訓練

1.平衡力訓練

方法:將繩拉直放在地上,前後腳沿着繩走,雙手打開作平衡,猶如走在平衡木上。

2.跳躍訓練

方法:將兩張膠墊分開貼在地上,由一張膠墊跳到另一張,需要時可增加膠墊數目。

3.四肢協調訓練

方法:將膠環分開放在地上,四肢分開各放在一個膠環內,再順着膠環逐個移動手腳,向前爬行。

示範:香港體適能總會職員
攝影:朱永倫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