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成性,認為不乾幾杯就是不給面子的人,永遠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至於己之所欲,勿施於人,對忙於勸吃的人來說,大概更超出他們理解認知範圍。各顧各的吃,如此自利,成何體統?同枱食飯,氣氛與話題共產共賞,食事則各自修行。勸食狂卻沈溺在大愛同享的情懷太久,忘了自己的糖漿,會是別人的砒霜,一己之所欲,切勿亂施於他人身上。
X先生是畏腥族,從不沾海鮮,每回遇上新食伴,從小時陰影,到長大後忌口,都要解釋一次,那台詞唸得比阿彌陀佛還順口。而每次都有人嘗試驅趕別人的心魔,以呼籲6.22投票爭自主權的毅力,說魚有多好吃,不吃是損失。可你不知道損失了什麼,不覺得那是好東西,就不存在好與壞,損失也不算損失。
但勸吃狂每勸幾回,又重複勸X先生吃那野生黃魚,大概只為忙於這強迫性禮儀,忘了人家不吃的與真正想吃的。有一回最恐怖的場面出現了,X先生忘了備受勸吃之苦,成了無謂客套的加害者,中邪般把菜夾到別人餐盤上。輪到我的時候,我冷言以對:別,即使你用的是公筷,但人各有志,這碟豬肚,有人愛吃肚尖,有人愛吃肚段,別把資源亂錯配。我明明還在咀嚼別的美味,你這一催促,不但擾亂本來的興致,還顯得被促銷的食物不夠受歡迎,要人含淚投其一票似的。再者,被督促吃這吃那,吃得更像一頭豬,趕急得像完成一份苦差,這叫眾敗俱傷。
X先生把我當失心瘋,繼續向一停了筷的女子推銷,還附加一句,吃那麼少不夠營養,你已經夠瘦了,減什麼肥?在一片你多吃這個這個好別浪費的聲浪中,我忽然像看見那些要子女上這上那興趣班的家長,更看到一個家庭以至社會的縮影,以我是為你好之名,抹殺了個人意志,己之所欲,硬施於人。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