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楊錦麟在騰訊視頻上的「夜夜談」聊天,題目是中央電視台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II」。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出以來爭議不斷,有說造假內容太多,有說採用外國電台的片段,更大的爭議指作為一個宣揚中國飲食文化的節目,卻拍得處處煽情,逼人眼淚,跟飲食主題偏離太遠。
「舌尖上的中國」不知投入了多少資金,鏡頭都拍得極之考究,很令我們這些製作飲食節目的人羨慕,如果我有那麼多資金預算,簡直會飛了。即使非議不斷,但如今的節目永遠是越多人罵越多人看,中國那麼多人,罵都罵紅火了,只要在節目中出現的食物,很快便賣斷市,這便又引起了另類陰謀論,便是節目介紹背後的商業利益,主導拍攝的人員有沒有因此抽水揩油。
以上種種,從造假到收受利益的懷疑,在中國卻又是常態,許多我們以為不可為的事情,在大陸則已然成為習慣,成了習慣就很隨手了,紀錄片變成煽情故事片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反之,若不造假造作,這樣的紀錄片才匪夷所思。
如今中國意識形態正在着力整肅,許多話題都不能涉及,各地電視台唯有狂推飲食節目,楊錦麟打趣說,如今心尖上的事都不能說了,唯有拍「舌尖上的中國」,最安全。我跟他說,其實在中國,舌尖上的事情最不安全,吃進去跟吐出來,都十分危險。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