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提供」作擋箭牌 私院有藉口拒報價

「未能提供」作擋箭牌 
私院有藉口拒報價

【本報訊】私家醫院經常被投訴收費透明度低,政府成立檢討私家醫院規管的工作小組,建議規定私院必須向監管當局明碼實價提交收費項目資料,包括不同手術病症收費,並在網上公佈,但當局同時建議容許私院可以「價格資料未能提供」而不披露收費,實際改革效果成疑。
記者:陳沛冰

政府成立的私家醫院規管事宜工作小組經過一年半完成報告。據悉,報告就五個範疇作出數十項建議,包括提升收費透明度、企業管理、臨床管理、監管架構及範圍。
現時本港11間私家醫院,僅4間醫院於網上列出常見手術平均收費,當中細分醫生費、麻醉師費及手術室費等;其他醫院只列出手術套餐、房租及門診收費等。市民批評為「天價」的棉花紗布鹽水,常在出院結賬時才知價錢。

須上載價目供市民查閱

據知小組建議日後私院必須向監管當局提交收費項目,可用定額收費、收費範圍,或「價格資料未能提供」的方式列出價錢。監管當局會將資料上載網站供市民查閱;醫院調整價格須更新資料,沒有於網上公佈的項目未必可收費。
不少醫院提供手術套餐,但病人可能因出現併發症,費用遠高於套餐價而大失預算。小組建議規定醫院需列明套餐可涵蓋的併發症範圍,及若費用超出上限,可為病人作出的安排,如安排有需要及情況穩定病人轉往公立醫院。
小組又建議病人手術前,應獲發住院及手術費用預算表格,列明醫生及醫院各收取的費用,包括預計住院時間、手術費、麻醉師費、醫生費、巡房費及醫院雜費等,需病人、醫生及醫院三方簽署作實。
政府會研究以立法或實務守則,規定私院遵守上述做法,違者可被懲處。有小組成員指,不少私院收費爭拗來自雜費,「醫院唔會講一塊紗布幾錢」,政府應要求私院列明雜費。
該成員指,小組討論期間,未有提及私院可以「價格資料未能提供」而不披露收費,最後卻加入此項,質疑政府擔心私院不願改革,而放寬報價制度,憂慮此做法會成為私院擋箭牌,無助病人獲更多資料。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發言人曾建平說:「去茶餐廳食嘢會講明幾多錢」,但不少病人在私家醫院治療後,都感到「任佢劏,無明碼實價」,贊成規定私院公佈收費。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