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時暑熱,飲一杯冰凍西瓜汁或芒果汁解渴,頓時透心涼。但中醫角度,常喝冰凍飲品或進食生冷食物,容易令脾胃虛寒,對健康無益。日本有中醫師教人將蔬果材料攪拌成汁前先快速汆水,自製熱蔬果汁,不傷腸胃之餘,又有保健效果。但本港營養師指出,蔬果加熱後,營養價值會減少,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將蔬果汁變熱飲。
記者:梁麗兒
日本掀起飲熱果汁風,有日本中醫師兼營養師出書,講解熱果汁的好處。蔬果汁加熱後,既不傷腸胃,又有美肌、抗氧化及提升免疫力效果。熱果汁做法簡單,將蔬果灼熟後加熱水攪拌即可。例如用熱水將一塊連皮的薑汆水,然後與兩個柑和熱水,放入攪拌機打勻,可預防感冒。
不過,本港的註冊營養師梁慧思指出,蔬果加熱後攪拌或煮成汁,營養價值會大減,部份營養素更會被破壞,故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市民飲熱果汁或暖果汁。她解釋,進食水果主要是吸收豐富的維他命,包括維他命C、維他命B等,但水果加熱後,維他命會流失。
外國有研究發現,煮水果的溫度越高、烹調時間越長,維他命流失得越快及越多。水果加熱2分鐘,便可令其維他C水平下降10%。若以88℃熱水烹調水果,維他命C水平會下降29%。此外,蔬菜加熱後,當中含抗癌成份的酵素都會被改變,影響相關功效。
為保脾胃少喝凍飲
但另有研究發現,部份蔬果加熱後,其抗氧化物的水平會增加,如番茄、木瓜含有的番茄紅素;紅蘿蔔、南瓜含有的胡蘿蔔素等,「除非唔鍾意飲凍嘢、又唔鍾意食水果,或者唔食未煮過嘅蔬菜,又一定要飲蔬果汁啦,否則都唔建議將蔬果煮熱成汁」。她建議可飲用室溫的果汁。此外,蒸及燉等烹調方法如燉雪梨,比煮或灼較能保留蔬果的維他命。
註冊中醫師嚴耀堅表示,常喝凍飲或進食生冷食物容易傷害脾胃,令脾胃變虛寒、變濕,出現易攰、怕凍、腹瀉、大便變軟和變爛等症狀。本身屬寒濕型體質人士吃生冷食物後,更會加劇症狀。他表示,間中會有屬脾胃虛寒的女士,誤吃西瓜或雪梨等寒性食物後,出現頭暈、面青口唇白等反應。在中醫角度,市民為保脾胃,不宜過量喝凍飲或食生冷食物。寒底人士更不應飲西瓜汁,飲品宜熱飲或暖飲,其他體質人士最好飲用室溫飲品。
他建議,若要消暑解渴,可煲蘋果雪梨湯飲用,具健脾、清熱潤肺的功效,怕雪梨太寒,可加一片薑中和寒氣。冬瓜湯加薑亦有消暑效果,適合一般人士飲用。
至於熱果汁是否值得推介?他認為,日本人或較創新,故提倡熱果汁做法,強調飲食應按個人體質作調整,對體質虛弱,如吃寒涼食物會不適的人士,熱果汁的確能減少水果的寒性,較適合飲用。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ammerout.hk
立即更新《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iOS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