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朋友所謂的「玩具」,不是平板電腦,就是電子遊戲,3歲小孩只懂在iPad上掃滑。童裝店主唐淑娟(Maggie)生怕女兒變成低頭族,發現與她玩手作能提升專注力,反而DIY玩具包更令孩子能自主創作,4歲囡囡為了做出水晶球內的恐龍,甚至找書籍參考後製作,解難能力提升了,真正做到寓遊戲於學習!
記者:張文蕙
攝影:楊錦文
近日在書局中發現來自新西蘭的創作玩具包,款式多得很,單看外表它只像一個美勞用品包,不甚吸引,但Maggie與她的四歲囡囡顏幸滺對它們卻一試上癮。到訪Maggie的家,玻璃飾櫃裏全是DIY手作,十分精緻並不像孩子出品,對此她顯得自豪:「我不想幸滺每天只是作低頭族地過活,所以以前請了一個私人老師在家陪她玩手作,漸漸她便越做越專業,也再不扭計要玩電子產品。」
Maggie是童裝品牌Cotton Candy的店主,業務繁重,要常常到深水埗、土瓜灣購買美勞配件,確有點費時,且有時會貨不對辦。直至一次行書局,她發現Seedling的創作玩具包,每包有齊材料,十分方便!
Maggie認為很多創意玩具如LEGO,都會有完成品的樣本給孩子照着砌,但這款玩具包卻不是如此,「首次玩我們選了自製水晶球,裏面的泥膠要弄甚麼,幸滺初時拿不定主意,要我給她主意照做。」當時她想到香港讀書的學生就慣了有老師給指引機械地照着做。「當時我說今次讓她做主,她想了很久,最後說想做隻恐龍,我就從旁口頭協助,如她不知道恐龍的背部是怎樣弄的,我就要她自行找書本作參考,看着她最後找到了並照着做,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寓遊戲於學習。」
Maggie亦欣賞玩具包對小朋友的細心,「以前曾在淘寶買過DIY的材料包,有的甩色、有的是玻璃,而這款玩具包用的顏料保證無毒,以這個水晶球為例,外面透明的球狀,是輕盈的塑膠,就是不小心丟在地上也不會造成危險。」
自主手作 訓練專注力
訪談間,正在替木製的Peg Doll設計服裝的幸滺大喊起來,原來她黏貼材料時弄得滿手白膠漿,Maggie便順勢教導:「白膠漿黏到手不代表很污糟立刻要洗,大可完成手作後清理吧!你看,白膠漿乾掉了變透明,捽一捽就變了擦膠碎。」幸滺聽完媽媽的話,又再埋首設計。Maggie說幸滺初時做小手工沾上點點顏料,經常嚷着要洗,在廁所來來回回,很不專心。「有專家說過,經常看電視、玩電玩的小朋友專注力很低,我陪着幸滺做了幾個月手工,最大得着是她的專注力加強了,像她玩Peg Doll,便很專心替它們設計造型。這些遊戲時間很有意義,現在她做家課也能堅持完成後才離座。」Maggie提醒,小朋友3歲前就像乾淨的海綿,家長灌輸甚麼都很易吸收,與他們一起玩手作做訓練,教常識最恰當。
售賣點:Page One
九龍塘達之路80號又一城
低層地下1樓LG1-30舖
【壹錘定音】6月4日早上8點開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lishow
立即更新Android《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