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發覺,原來腦袋裏的記憶如此寶貴。八九民運的種種細節,是我珍貴的精神資產。
每個人都有一段獨特的回憶,記着這一年。在資訊封閉的國度,這段歷史已洗刷得七七八八,就是北京城,也再沒多少人提起此事。在香港,也有人用盡方法,模糊這段歷史。
但就像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北風吹得愈狠,我們愈用力抓住大衣,緊緊不放。你要我忘記,我們愈要牢記。
中大學生會在六四廿五周年,出版了《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我們在北京……中大學生八九民運見證》,記錄了廿五年前多名中大學生在北京的所見所聞。多名執筆的中大生,在八九民運裏有不同程度的參與。
當年有一個批評,指香港人把金錢和物質源源不絕送到,讓學生留守廣場,間接把他們推入危險境地。香港學生有路可退,內地學生卻只能承受後果。這一個反思,當年在廣場裏已在討論,但到今天,他們都沒答案。
學運經驗和社會運動經驗一樣,要累積和傳承,下次才會做得更好。可惜,在中國沒有這學習機會,每一次有群眾運動,都會給撲殺,下次再發生,只會重演悲劇。書中引用錢穆一句話:「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忽視歷史的社會是沒有前途的社會。」要好好閱讀這一段民運歷史,不但是守護記憶,還是鑒古知今。
【壹錘定音】6月4日早上8點開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lishow
立即更新Android《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