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昨日繼續討論跨性別人士婚權。民建聯李慧琼等繼續質疑修例,指會帶來逆向歧視或增女性遭性侵的機會;創立本港首間性診所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吳敏倫反駁,即使法例容許跨性別人士毋須做手術重置性別,他們也並非「大晒」,他們倘在公廁露械或侵犯他人,同樣要受法律制裁,議員所謂的憂慮實屬「搵嚟講」。
立法會《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昨邀請吳敏倫等四位精神科專家出席會議。除上述議員的反修例論外,旅遊界姚思榮也質疑,同性戀父母會增加他們兒女出現性別認同障礙的機會,與會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康貴華指,曾有一項研究發現這類孩子較早有性行為,或自稱是同性戀。
吳反駁,康引述的研究已知存在不少漏洞,逾九成同類研究指同性戀父母不會影響孩子性傾向。姚思榮聽畢吳的答案後竟說:「咁即係吳教授你都同意有咁嘅風險啦!」吳對姚此說法感無奈。他警告如將科學研究與政治相提並論,「係侮辱科學界」。
冀港不會太落後
吳另提出,要求跨性別人士切除原有性器官,換一個假的性器官才能變性,只是法律上一個無理由兼有歧視作用的關卡。他指不少國家都朝着開明和包容的方向走,盡量減少這些無必要的關卡,尊重每個人先天或後天的性別,讓他們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他對於香港何時能實現此情況,不存幻想,只希望本港不會太落後。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lishow
立即更新Android《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