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與兩間電力公司就未來發電燃料組合的角力進入最後階段,雙方繼續就內地聯網購電優劣各執一詞。局方昨上午批評電力公司提供資料令人誤解,港燈旋即在晚上逐點反駁。港燈所屬長和系公司發功爭取「民意」,邀請員工、客戶提交意見書,政府至今收到逾萬封意見書,數量較2010年上次同類諮詢多達8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明,將會客觀分析數據,從而得出公平結果。
記者:潘柏林 佘錦洪
未來發電燃料組合諮詢將於本月18日結束,環境局已收到逾萬封意見書,而2010年同類諮詢政府只收到1,200份回應。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余遠騁形容,諮詢情況空前熱烈,「政府突然空前收到萬幾份回應,有啲係系統性、一式一樣。」黃錦星昨未交代意見書市民大致取態,稱正整理資料。中電首席執行官藍凌志就呼籲政府聆聽民意,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案。
環境局堅持南網供電可靠
環境局昨以不攝不錄形式召開傳媒簡介會,副秘書長劉明光指過去兩個月諮詢期,媒體、電力公司提供的資訊令市民誤解,局方希望提供正確資訊讓市民選擇。他逐點反駁港燈早前批評聯網方案的論據,質疑港燈預計氣價下跌太樂觀,「市場冇水晶球預計到天然氣價升跌!」他指澳門與南方電網聯網,供電可靠性高於香港,每名用戶平均停電時間約0.4分鐘。
港燈昨晚逐點反駁,指港燈手持兩份天然氣合約,較貴那份每熱量單位20美元,已達歷史新高,料隨北美輸出頁岩氣、南中國海天然氣田開發,未來天然氣供應增加,氣價將會平穩、甚至從高位下調。港燈引述南網國際部發言人訪問內容,指深圳去年平均停電33分鐘,較香港水平差,南網更稱要向香港學習。
能源學者鍾兆偉指,兩電公司與港府的分歧,源於雙方預設立場不同。政府以開放電力市場為目標,諮詢文件隻字不提利潤管制協議。而港燈則基於管制協議提出加建天然氣機組方案。黃錦星昨重申無預設立場,但又出言撐聯網方案,指長遠本港或可引入可再生能源如水電,令燃料組合更穩健及多樣化。
核學會昨亦提交新方案,建議參考大亞灣核電廠模式,以專線方式從內地指定核電站購入本港所需三成電力,例如向嶺澳核電廠買電,或在廣東省現有核電站加建機組,再用專線輸港。新方案下核電佔比例達五成,料電價都會低於現時兩方案。核學會主席陸炳林指內地電力供應亦不充裕,若聯網購電亦令內地要加建核電廠。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lishow
立即更新Android《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