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廣播處長張敏儀認為,日前去世的本港首個商營廣播機構創辦人何佐芝,見證本港傳媒由盛轉衰。商台播音員林彬在1967年暴動中因言論自由而犧牲,自此建立了本港傳媒關注公共事務的精神,但近年政治氣候轉變,令報道公共事務變得困難。而由何佐芝命名的商台長壽廣播劇《十八樓C座》,昨播出前向何佐芝致最後敬意,並重申會堅守「香港民主一天未達成,此劇一天都在反映市民心聲」的遺志。
記者:麥志榮
前廣播處長張敏儀昨接受商台節目《在睛朗的一天出發》訪問時表示,何佐芝創辦的商台在67年暴動期間是唯一與基層市民息息相關的廣播機構,而被暴徒燒死的廣播員林彬也是為言論自由犧牲,何佐芝不畏強權,一直悼念林彬及照顧他的遺孤,自此建立了本港傳媒關注公共事務的精神。之後商台亦帶領烽煙節目潮流,言論比有政府包袱的香港電台尖銳。
商台雖是商業營運,但何佐芝不受經濟及政治壓力,堅持獨立發揮。何佐芝一生,正好見證了本港傳媒由無到有,經過數十年的全盛時期,到近幾年政治氣候轉變,傳媒由盛轉衰,傳媒的商業營運及前線報道公共事務都開始出現困難。
由何佐芝命名的商台廣播劇《十八樓C座》,昨日播出前由監製馮志豐代表節目仝人向何佐芝致最後敬意。馮志豐指出,《十八樓C座》秉承何佐芝的原意,每日以嬉笑怒罵方式為市民發聲。「何生曾講過,香港民主一天未達成,呢個劇都會反映市民心聲,我哋會堅守呢個信念」。
啟發無綫拍處境劇
商業電台一台前總監葉潔馨昨指出,何佐芝的創意,亦影響了電視。當年無綫電視開拍處境戲劇,其實亦是受商台《十八樓C座》啟發,當時的編劇劉天賜,也曾經是《十八樓C座》的編劇。
在商台工作了30多年的新聞總監陳淑薇昨在節目中憶述老闆何佐芝時,一度感觸飲泣。她指出,老闆從不干預新聞部運作,只叮囑做新聞必須公正客觀,外間對商台因為續牌問題向員工施壓的指控均屬荒謬。
資深播音人李我當年也曾為何佐芝效力,李我太太蕭湘昨表示,90多歲的李我近日身體也不太好,日前知道何佐芝去世消息後,心情很差,默默悼念故人。
【壹錘定音】星期一至五,早上8點開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lishow
立即更新Android《蘋果動新聞》app
https://bitly.com/appledailyandroi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