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馬爾代夫為亞洲足協挑戰盃賽事統籌醫療及反禁藥進行藥檢工作,在比賽開幕前三天到達作準備,卻發現這次工作的難度比以往都大得多。
當地醫療設備落後,比賽其中一個主要場地位於馬爾代夫最南面的一個城市,該城市人口只有約二萬人,市內的最大醫院是一所只有數十床位的普通科醫院。醫院有簡單的醫療設備,但沒有電腦掃描或核磁共振等儀器。此外,球場亦並沒有一部可供應用的心臟自動去顫器。這不單止不符合舉辦國際足球比賽的基本要求,若是遇上突發的事情,球員的生命與健康也不能得到合理的照顧。
最後我惟有從首都馬里空運一台心臟自動去顫器到當地使用,但若比賽期間有球員要接受電腦掃描檢查,例如頭部受創或腦震盪個案,那只能將受傷球員以飛機送到四百多公里外的馬里治療。當地攝氏三十多至四十度的高溫,對球員、觀眾以至工作人員亦是一大挑戰。除了不斷提醒各球員要適時補充水份外,在非常高溫及高濕度情況下,今次賽事亦引入三分鐘暫停以供飲水的措施,球員、教練、球證,以至觀眾都對這安排非常受落。
工作除了診治及為反禁藥進行藥檢工作外,最多的還是不斷講解。還記得第一日到球場時,發現醫療室及藥檢室都是空的。原因是當地醫療團隊對支援大型運動比賽經驗不足,亦沒有按亞洲足協的規定作準備。可幸是當地人都非常熱心工作及熱衷學習,可以盡一切努力由無到有,由完全不懂到非常熟手。他們全民皆兵,連軍人、軍車、軍船及軍機都為舉辦賽事而出動。馬爾代夫市民及政府對足球的支持,真是「唔到你唔服」。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恒醫生
隔周二刊出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 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