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摑港府一巴:珠江口白海豚數量減

內地摑港府一巴:珠江口白海豚數量減

【本報訊】回歸吉祥物中華白海豚數量年年下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指,今年珠江口只發現1,800條中華白海豚,面臨滅絕危機,與海洋工程令海洋生態惡化、航道日趨繁忙不無關係。
有海豚保育專家指,內地的說法無疑摑了香港政府一巴,「佢哋成日話工程完咗白海豚會自己游返嚟,𠵱家係成個珠三角口都咁差,兩邊一齊死」。
港珠澳大橋、擬建的第三條機場跑道、東大嶼都會人工島及龍鼓灘填海等,本港未來在西部水域會有大量工程影響海洋生態,不過當局曾經表示受工程影響的白海豚可能會到珠三角口暫避,日後會「游返嚟」。
不過,《南方日報》昨報道,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稱,隨着識別白海豚的技術從人工肉眼提升到高速攝像,至今年珠江口發現的白海豚有1,800多條,但這個數量不容樂觀,仍面臨滅絕危機。
他解釋,違法捕魚導致漁業資源衰退減少白海豚食物來源、海洋工程令水域環境惡化、高速船隻螺旋槳打傷或打死白海豚、水污染加劇等人為因素,都是白海豚生存的主要威脅。

建港珠澳橋「好致命」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幾年前珠江口大約有2,600條中華白海豚,但現時內地官方數字大跌,顯示各工程的禍害開始浮現,「條港珠澳大橋喺保護區中間劏開,的確係好致命嘅原因」。
洪家耀又指白海豚的生存環境已屆生死存亡之秋,正如香港十年間數量大跌六成,但港府依然懶理,「佢哋繼續無止境發展,完全唔覺得有問題,但𠵱家內地官方專家已經摑咗政府一巴」。
他說,當局常稱白海豚受工程影響會游離香港到珠三角,但其實內地水域一樣差,甚至更惡劣,「但最令人沮喪係明知情況惡劣,大家都係得個講字唔會有行動去補救」。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 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