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立法會拉布落幕,財政預算案即將完成表決,政府擬發行的新一批100億元通脹掛鈎債券(iBond),亦進入積極籌備階段。消息透露,初步估計iBond最快會在7月出台,供市民參與認購。是項iBond乃今年首批向公眾發售的港元零售債,按年內通脹率走勢看,市場料首次年息率介乎3.5厘至4厘水平。
記者:劉美儀 董曉沂
據悉,iBond聯席牽頭行中銀(2388)及滙豐銀行擬於短期內,召開籌備會議商訂立發行細則,然後約於本月中旬召開分銷行會議。消息謂,雖然iBond發行模式料按過往一貫安排,但籌備工作仍需時進行,故照目前進度,應不可能在6月發售,料7月回歸期間才能推出,發售日期較去年6月初發售略遲,惟政府於2011年首次發行時亦為7月。
對於發行時間,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說,有關新一批iBond發行工作正在籌備中,適當時候會公佈詳情。
吸引力更勝人幣定存
銀行界認為,對於風險零承擔的「食息」一族,會有吸引力,其年息率雖與人民幣定存相若,但因後者已不再單邊看升,存在滙率風險,故沒有滙率風險的iBond,肯定能招徠更多捧場客。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按市場對年內本港通脹預測估計,是批iBond首次年息率,應介乎3.5厘以上、4厘以下水平,iBond發行已進入常態化操作,但債券銷售始終會「有人支持」,只是每名申購人在「一人最少一手」的基礎上,獲額外分配比率應不會太高。
入場費料維持1萬元
星展銀行(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產品主管兼執行董事莊希亦指,iBond若開售,肯定會有捧場客支持,具體反應則視乎年息率預測水平。鑑於人幣滙率越趨雙向波動,定存或點心債都要承擔滙率風險,散戶對iBond的需求或因此更大。
是次乃政府第四次發行iBond,年期亦為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入場費料維持每手1萬元(未計手續費),銷售時可在分行的綠區(傳統櫃台)進行,毋須錄音。
政府於2011年首發iBond,翌年的兩次派息,年息率高達5至6厘,至今派息平均年息回報率約為4.62厘(詳見另文)。
【壹錘定音.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