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休基金選擇多星洲公積金可置業

美退休基金選擇多
星洲公積金可置業

【外國例子】
香港的強積金(MPF)又被戲稱為「強迫金」,主要由於計劃費用昂貴,操作又不靈活。參考其他地區的退休金計劃,發現較香港的MPF靈活之餘,選擇空間亦較大;如新加坡的基金可有不同用途,美國的基金投資選擇則較多,澳洲則有政府的支持。
經常被香港比較的新加坡,當地的中央公積金(CPF)早於1955年成立,是亞洲區內歷史最悠久的退休保障制度之一。該基金的制度較MPF複雜,但用途較靈活。
當地僱員的賬戶分3個戶口,包括用作退休金的特別戶口、用作醫療保險的醫療戶口,及用作置業等的普通戶口。僱員的年齡、薪酬多寡亦會影響供款比率,連同僱主部份計,50歲或以下僱員供款佔薪酬比率為36%,65歲以上人士供款率減至11.5%。另隨着年齡增加,普通戶口佔供款比率會減少,特別戶口及醫療戶口比率則上升。CPF由政府全權主導,由主權基金投資。
至於退休基金規模全球最大的美國,則有多種退休金計劃,其中根據稅務條例401(k)條款推行的計劃最多人選用。按照計劃,僱員每月自願供款,上限為薪酬的15%,扣減的供款應付稅項將於年老提取退休金時才計數,屆時稅率將較低。僱員選擇僱主挑選的金融機構推行的投資計劃,賬目由僱員管理,自主性較高。不過並非賬戶內所有錢都可投資,稅局設定投資上限。僱員若有需要可提早領取退休金,但60歲前提取會被扣10%,相反70歲開始強制定期提取,否則會被扣所涉金額50%。

澳洲減稅誘僱員供款

至於澳洲亦有推行強制退休金計劃,僱主須就月入450澳元以上、18至70歲的僱員作強制性供款;金額原為薪金的9%,不過2012年修訂法案後,2013年度起比率每年遞增至2019年的12%。
僱員毋須強制供款,不過澳洲政府以減稅「利誘」僱員自願性供款。若僱員從薪金中扣除自願性供款至退休金賬戶,而全年供款不超過指定上限,該筆供款則只須繳交15%個人所得稅。另外,自2003年起,低收入人士每月自願供款1澳元,政府便會將1.5澳元存入其退休金賬戶,政府供款上限為每年1,500澳元。當地退休金亦容許提早提取,接納的申請理由包括財政困難、永久或臨時傷殘等理由。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 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