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需求】
與電動車相比,氫氣車尚未成熟,惟可塑性更高。不過,在政府號召下,中國車廠一窩蜂生產電動車,有國際機構研究顯示,中國氫氣技術比歐美日等國落後5年。
內地氫氣技術落後
記者翻查6間主要上市車企年報,全部對氫氣技術「零着墨」。
國際氫氣與燃料電池伙伴組織(FCHEA)指,以燃料電池成本計算,中國每千瓦時(kW)130元(美元.下同),遠高於美國的73元及韓國66元;電池穩定度亦較差,整體技術落後對手5年。現時投資研發氫氣技術的中國公司可謂寥寥可數,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僅上汽集團旗下品牌「榮威」展出氫氣概念車。
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系統規劃處總經理佐藤俊男指,公司把新能源車分成三大類,包括電動車、混能車及氫氣車。其中電動車可行駛距離較短,氫氣車適合長途駕駛,惟生產技術要求最高。他續指,公司近年推出的新款電動車有限,反而大量推出混能車,包括香港常見的車款「Prius」,「混能技術的核心與電動車、氫氣車一致,做好混能車是發展其他新能源車的最佳辦法」。
去年,豐田在全球售出逾120萬架混能車,佔總銷量約13%。佐藤俊男透露,公司正研發第四代Prius,耗油量將進一步降低,同時計劃今明兩年推出15款混能車。
【吉利甲醇車】
吉利7年前研發「甲醇車」漸見成果,該款名為「海景SC7」的甲醇車目前在山西、陝西及上海試營,廢氣排放較傳統汽車減少20至35%,但性能有所提高。吉利旗下蘭州工廠日前宣佈,已從工信部取得大量生產批准。市場估計吉利最快明年正式推出甲醇車,售價約6至8萬元人民幣。
【比亞迪混能車】
比亞迪去年底正式發售的插電式混能車「秦」,已接定單約8,000架,高速行駛時使用汽油作燃料,低速時則由電力推動,售價約19萬元人民幣起,但可享中央及地方補貼。圖為「秦」純電動版本,暫未公佈售價。
【上汽純電動車】
上汽旗下國產品牌「榮威」推出的純電動車E50,官方售價約23.5萬元(人民幣.下同),北京、上海地區扣除中央、地方等補貼後,實際售價約12萬元。E50充電後可行走120公里,在快充模式下,半小時可充滿八成電力。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 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