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王丹》導演無懼前途受威脅越沉重越堅定 為死者討公道

舞台劇《王丹》導演無懼前途受威脅
越沉重越堅定 為死者討公道

【六四25周年】
【本報訊】四分一世紀前的1989年6月4日,絕大部份香港人看着電視播放解放軍為中共政權屠殺人民,悲慟不已。有舞台劇導演甘冒前途受威脅,投身六四舞台劇;有人冒險在北京向市民訴說屠城場面;天主教團體堅持不放下六四的十字架;移民加拿大港人回港再揭梁振英的六四變色龍面目。他們為死者討公道,不願放下六四包袱,越沉重越堅定,義無反顧前行。 
記者:倪清江 張嘉雯 馬志剛

六四民運領袖王丹曾提出要撤離天安門,但最後無堅持,對此一直耿耿於懷。互聯網

他未有機會在天安門廣場放一朵小白花,但演繹了王丹。今年六四舞台劇《王丹》導演兼演員李景昌,五年前執導另一齣六四舞台劇時,一個來歷不明電話嚇走三分二參與人員,卻令六四事件融入他的生活,每年為了可出席六四集會,要提早為6月4日生日的父親慶祝。「嚟維園唔需要同任何人交代,希望大家出席6月1日遊行或6月4日集會」。

「就算冇掌聲 要觀眾反思」

五年前六四20周年,「六四舞台」劇團推出《在廣場放一朵小白花》,李景昌(昌Sir)擔任導演;劇團之後又推出《讓黃雀飛》,他改當演員。今年六四25周年,劇團推出籌備一年的《王丹》,他再次執導,去年10月與演員等專程飛到台北與王丹見面。
25年前,解放軍在天安門屠城,讀中一的昌Sir被父親叫醒看電視,「見到好多坦克、好多槍聲,當時只知發生咗好大件事」。及後老師沒有談六四,他每年留意六四集會報道,間中出席六四集會。
五年前他獲邀執導《小白花》,他說當時不喜歡政治,只想到從藝術角度去執導《小白花》。怎料,有後台人員收到神秘電話,警告如繼續參與,在業內將難行,「結果三分二演員同後台人員走咗,我哋惟有轉向業餘劇壇搵人」。他不知恐嚇者身份,估計是要向北京獻媚的擦鞋仔。

飾演王丹的男演員(左),看着天安門被射殺的市民屍體,懊悔當初沒堅持撤離。

不過,正是這個來電把他改變了,「感覺到北京離我哋咁遠,我哋有自己制度,點解可以咁挑釁?」他不再以藝術為先,「唔係娛樂作品,我要將史實講出嚟,可能冇乜娛樂性,就算冇掌聲,但觀眾返到屋企仲深思、反思緊六四,係值得嘅」。
昌Sir父親巧合地在6月4日生日,大概五年前開始,他為了可出席維園六四集會,改在正日前為父親慶生,父親未有不滿。「上年有啲人覺得六四變質。你覺得六四嚟維園係有意思時,咁你咪嚟,唔好理其他人點樣講,你冇變質就得」。
有人叫放下六四包袱,他不客氣反問:「人哋外國人都知六四事件係乜嘢事,我哋身為龍的傳人唔知?咁咪好丟架㗎。叫放下包袱、唔好再諗,對於其他國家睇番我哋中華民族,唔係值得驕傲。」
在《王丹》中,有兩女三男演繹不同時期的王丹,昌Sir擔當6月3日至4日的王丹。他看了十本王丹的著作,也親身了解王丹想法,「當時佢提出要撤離天安門,但柴玲唔撤,最後佢都冇堅持,造成咁大傷亡,王丹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王丹》於本月20至22日在灣仔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演出五場。

李景昌認為能令觀眾深思、反思六四事件已滿足。

【六四25周年專頁】燭光不滅,血仍未冷,民主中華,花果漂零。蘋果請你一同見證:良知,從未貶值! http://64.appledaily.com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