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涉擬提升稔灣路拉攏劉皇發撐三堆一爐

政府涉擬提升稔灣路
拉攏劉皇發撐三堆一爐

【記者潘柏林報道】三堆一爐下月27日向財委會闖關,環境局為爭取支持,拋出擬提升屯門深灣路和稔灣路工程。長春社指工程與立法會議員劉皇發家族公司過往提出建屋大計時,附帶的拓路方案不謀而合,質疑政府藉拓路工程送禮換票,「擴闊條路係咪幫佢發展先行?」他指工程破壞鄰近下白泥生態,當地馬蹄蟹和列入易危級別的貝克喜鹽草均受威脅。

稔灣路現時僅容一架車輛行駛。

環團:擴路係俾佢發展先行?

長春社翻查政府提出拓路工程研究,與劉皇發家族公司2008年建議拓路方案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提升稔灣路元朗段、深灣路,重新開放已封閉的稔灣路(新界西堆填區內)路段。當時劉皇發家族更倡議僅容一輛車通過的道路,拓寬至7.3米。環境局提交屯門區議會文件表明,只要擴建堆填區撥款獲財委會批准,會同步研究提升現有路段和發展新路段的可行性。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質疑當局利誘劉皇發支持三堆一爐,「點解咁啱得咁蹺發叔當時提議擴闊條路,政府就話擴建堆填區送大禮,擴闊條路係俾佢發展先行?」長春社指下白泥生態價值極高,是全港最大海草床,面積達四公頃,沿岸的泥灘長滿貝克喜鹽草,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在2010年評為易危級別,李少文說:「佢差一步就瀕危。」本港只有下白泥和大嶼山䃟頭才發現貝克喜鹽草。

下白泥的泥灘孕育馬蹄蟹和屬易危級別的貝克喜鹽草。何家達攝

附近泥灘亦是有「活化石」之稱的馬蹄蟹(鱟)棲息地,馬蹄蟹逢初一、十五潮漲,在沙灘產卵,待50日後孵化,然後在泥灘生活8至9年、褪皮13至14次才會成熟,壽命可達20至25年。李少文指稔灣路貼近海岸而建,目前寬度一旦再拓闊,鄰近沙灘和泥灘受破壞,勢影響馬蹄蟹的存活和產卵活動。
長春社指該海草生長在潮間帶,海岸一帶有工程就會消失,促政府將下白泥的泥灘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並盡快完成ICU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工作,使香港的鱟和海草獲法律上的保護。環保署指道路顧問可行性研究,包括考慮提升道路工程對附近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建議合適的預防及改善措施,目前對道路標準和交通流量未有定案,日後會諮詢區議會及地區人士。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 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