暉灑自如:規管跨境審計帶來的震盪(上) - 周光暉

暉灑自如:
規管跨境審計帶來的震盪(上) - 周光暉

最近中國財政部就會計師事務所跨境執行審計業務暫行規定的徵求意見稿在傳媒引起很大討論,整體來說香港會計界擔憂的有兩方面:
1)香港審計團隊不論職位高低將不能從事「暫行」了近二十年的「臨時執業」方式到內地工作或開事務所的批准,而此責任在建議新安排下只能由內地核准審計事務所擔任,這將會把香港審計業的餅切去一大塊。
2)上述縮小了的餅會使專做跨境上市公司審計的大會計師行業務收縮而減少各層審計員及招聘大學畢業生進入審計行業的人數。
本人細閱了財政部徵求意見稿及其起草說明後,了解多些暫行規管文件的內容,希望從宏觀及微觀角度作些分析。
先談宏觀因素及背景:
1)十多年前美國安隆(Enron)及其審計師安達信(Andersen) 爆煲後,美國國會通過了 「Sarbanes-Oxley Act」 (簡稱 SOX),SOX法例又令美國證監會下成立 「PCAOB」(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來監管審計行業,美國上市的公司很多都有跨境業務,因此PCAOB的監管範圍亦伸延到美國上市公司審計師在海外的辦公室,包括在中國有在美上市客戶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財政部就這種跨國界侵犯他國監管主權的意圖多年來從未妥協,換來的是中國國企及央企多年沒到美國上市的企硬政策,但眾多內地民企就繞過中國監管門檻或透過離岸公司到美加借殼上市。開宗明義走正門的還有正籌備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
以上純屬個人分析,但可與起草說明文件內提到的「修明渠,堵暗道」掛鈎。中國政府一方面要維護境內監管的主權,另一方面亦要維護國家機密和檔案管理的工作,因而設計了這道一石多鳥的防火牆。
其實,霸道強國作為世界警察的所作所為在前CIA僱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爆料後四面楚歌,連向來溫和處事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大動肝火,中國現任領導層亦以各方面的「安全」為主題成立了高層次的部委去為中國的利益把關。
而因為「跨境」定義不能「大細超」(特別在WTO原則下),因此香港亦被波及,相信其他有中國公司上市的證券市場,如新加坡、倫敦、多倫多等亦將被暫行規定覆蓋,不能置身事外。
2)暫行規定(意見稿)內更具殺傷力是第二條:「註冊地在境外,但經營實體在中國內地的企業的境外上市審計業務參照本暫行規定執行。」這顯示幾乎所有在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包括國資委當大股東的華潤、招商局國際、中信及民企控股的騰訊、聯想等大藍籌的審計工作,日後的分工都會受到法規性影響,這方面的牽連影響將會更大。
鑑於暫行規定對會計行業的後果可以很大,亦可能作為先例,伸延至其他專業及與CEPA的安排開倒車,本人在此呼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證監會、聯交所及財務滙報局關注這暫行規定的徵求意見稿及表個態,財政部要求5月30日之前將意見返饋,正是今天!
我們亦不應忘記一國兩制下的事情屬中國內政,包括CEPA的安排,可從愛國愛港同聲同氣的國民待遇作出發點去內事內辦。然而,我們的問責官員下面特別是財經範疇的公營機構仍有不少非同聲同氣,不懂中文及持不同國籍的僱傭兵,這個港式矛盾我已提多次,不再提了!
下周分析暫行規定的微觀技術環節。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正式開咪!
收聽方法: 請留意【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