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公民後,南區(圖)亦宣佈放棄角逐來季港職聯,加上晨曦,3支有實力的中流砥柱可能齊齊離開。香港絕對不乏身家過億的有錢佬;但願意一季投資幾百萬搞本地波的,已越來越難搵。近幾季港甲就像惡性循環,每到開季,要湊夠10隊有真正競爭力的球隊都很吃力,令即將嘗試改革的港職聯蒙上陰影……造成現今港足艱難局面,到底是誰之過?
是球員的錯嗎?他們踢不出英超水準嘛,咪吸引唔到觀眾囉;但我相信絕大部份球員日曬雨淋練波比賽,辛苦不在話下,最重要是薪金和前景都不明朗,他們仍為足球投入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還怎能怪他們呢?
咁,那是球隊老闆的錯嗎?為甚麼他們不給出歐洲聯賽的薪酬,讓球圈蓬勃個個爭住踢波,水平咪自然高囉?但他們明明已在如此低迷的環境,仍每季將其他生意賺來的利潤補貼球隊上,真金白銀付諸流水,又怎能再怪他們呢?
咁數落去,一定係社會嘅錯喇!為何電視直播越來越發達,讓港人睇頂級賽事睇到飽?不像6、70年代的人,愛足球便一定要入場睇本地波?為何要出現卡拉OK、遊戲機、上網……令年輕人娛樂太多,不再將足球放在第1位?然而,社會進步,難道又有錯嗎?
這令我想起「汽車渡輪」,冇人做錯乜,但社會已經不再需要它了,最終被時代淘汰;本地波的命運,真的會像「汽車渡輪」嗎?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早上8點正式開咪!
即like【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