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兩所理髮廳,放棄寬敞的樓上舖,各花3萬元月租在地舖開店。大坑書館街3號的花屋外表引人注目,內裏的復古裝潢卻散發出一股沉實氣息,跟剛進駐的理髮店和髮型師不謀而合。這裏窗門常開,鄰居經過時會聽到髮型師的鋼琴聲,偶然客人或鄰居亦會彈奏一曲。髮型師定期舉行古典音樂派對,為這個社區打造一個全新的音樂空間。另一邊廂,上環太平山街正從質樸走向藝術品味的路線,剛進駐的Mood,前舖賣歐洲古着和精緻古家具,後舖則是個給人理髮的空間。兩所店不約而同地招聚了一班法國人。這3萬元月租的理髮廳,還可為社區帶來甚麼新氣象?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永威
以琴會友 凝聚社區 Allure Customized Hair
白天,這裏是一個謎,晚上卻是一個燈箱,引來的一群飛蛾都是知「音」人。鄰近盡是悠閒特色食肆的大坑書館街,街上那古舊花屋,數月前來了一個髮型師租戶。小店白天不常營業,晚上卻傳來美妙琴聲,每隔五秒就有路人在小窗外探頭探腦,只見有人在理髮,有人在彈琴,隨時歡迎愛古典音樂的人進來彈奏幾曲。理髮店老闆兼髮型師黃海濤(Nelson)在門外張貼《白孃孃遇上貝多芬》演奏會的海報,其總監麥家樂就是這裏的常客之一,二人因音樂結緣,成為了好友。原來附近亦有不少外國人居住,尤其是法國人,他們為着這股新鮮的浪漫情懷而來,使理髮店成為這個社區的音樂平台。Nelson享受獨自工作,每天只招待四、五位客人,好不優遊。
髮型師愛上古典音樂
鋼琴家劉宇航(John)是Nelson的恩師,二人因家住粉嶺而相識,劉老師本來開琴行,他說現在結業了,轉來這裏教琴,跟不同人交流音樂,比在大會堂演奏更舒心。他們都愛貓、愛黑膠碟、愛逛鴨寮街,最愛巴哈的《哥德堡變奏曲》,「一小時才能彈完的樂章,聲部對唱是最高層次純音樂。」二人不約而同地說。雖然在古典音樂路上,Nelson是半途出家,但其品味備受肯定,他說曾經有一位任酒店經理的客人,邀請他替酒店選歌播放。
Nelson女友Elise卻說:「從他舖頭的風格和音樂改變,我見證着這個男人的成長。」 2000年初Nelson開第一間髮型屋的音樂風格是重金屬,他喜愛重音樂,每晚11時後大開rave party,從九樓傳來的音樂,連街上人都感到震動。「我以前在rave party做DJ捽碟。」十多年前在HMV聽到Bill Evans的Peace Piece,融合了古典音樂及爵士樂的鋼琴獨奏,使Nelson自此迷上古典音樂,「每次聽此歌時,我腦裏都浮現不同的畫面。」於是他找John學鋼琴,不愧為理髮師,老師評他手夠靈巧,初學幾級,後來大部份時間都自學了。Elise大嘆:「他幾個月突然裏裏外外大轉變。究竟男人是否這麼善變?」
2003年沙士,生意有點阻滯,Nelson很憂心。Elise說:「他那時不了解自己真正喜好,生意又不好,索性將舖頭裝修變得簡約,慳裝修費之餘亦讓自己有空間思索。」他甚至有三年停學鋼琴,「內心有煩惱,不能彈琴。」他還修讀一個禪修課程,領略了人生無常的道理。「他本來就寡言,學完之後他變得更沉默,但面對困難卻能沉着應戰。重新練琴後,我感覺到他演奏的音樂是由心而發的。」 Elise跟Nelson相識十多年,幾年前才相戀,「自從他愛上古典音樂,整個人都閃亮了。」幾年前Nelson愛上古典家具,Elise指着他說:「這個男人終於變老了!」想到從前在他的理髮店中那「轟!轟!轟!」的音樂,慨嘆逝去的青春不堪回首!
Allure Customized Hair
大坑書館街3號
(剪髮 $550起)
前舖賣物 後舖剪髮 Mood
只需從荷李活道向上多走幾步,就已離開繁囂的中環,來到上環的太平山街。數月前一間賣「老」的型格理髮店Mood進駐這裏。我在門外徘徊,粉綠色的門栓附着Ladurée的法國老味,賣的不是馬卡龍,而是男人的浪漫。前舖賣男古着、古家具、文具,後舖卻是理髮店。老闆徐志雄(Cody)畢業後在一間德國人開設的理髮店當學徒,他說:「老闆很喜歡我,1999年他出錢買機票讓我到英國髮型展見識。我在當地蘇豪區看到一間與時裝店結合的理髮店,就認定這是我的夢想國。」太平山街早有不少畫廊式設計店,他就是愛上這街的格調,本着虧本精神開業。現在理髮師由拍檔Ming主理,Cody說他們從前在大髮型屋Beautrium認識。拍檔替他剪頭髮十多年了,他着重剪功,不花巧,跟古着和古董家具的精神一樣。
工人服招徠法國客
居住於半山的大多是外國住客,想不到前舖最當眼的位置擺放着深淺不一的藍色法國工人服,反而招徠一批法國佬。「懂得欣賞法國工人服的,七成都是外國客。工人服由每件$900至$2,000不等,跟法國當地售價相若,我好驚訝不少法國人專程來這裏購買。」或許,在法國人眼中,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他們對於藍色的深淺都講究,經日曬後變成漸變紫藍色的工人服最受歡迎,而近來一位美國攝影大師Bill Cunningham亦帶起了鮮藍色工人服的新熱潮。「我希望香港人認識法國古着的精神,即使一格縫補都是巧奪天工,值得欣賞。」
從古舊屏風的縫隙中,乍見後舖中鮮紅色的上海老式理髮椅,理髮師正在「舞刀弄劍」。原本幾步直入理髮的位置,中間古董家具陳列室卻叫人駐足觀看。「現在大型理髮店已不着重客人私隱。中間家具陳列室正好將理髮和買衣的客人分開,屏風之間的縫隙又讓人好奇。」一般古董家具店主售桌櫃等,但這裏賣的是意大利餐廳的玻璃餐車、德國醫院的舊式布屏風、木衣刷等,「我希望進來的人可以細心欣賞木衣刷的紋理,欣賞一下德國家具,其一大特色就是整件不用一口螺絲。」 Cody 2008年時曾瘋狂撿拾舊傢俬,試過一夜間把垃圾站撿來的舊家具跟家裏原有的全部換掉。但他強調,這裏賣的古董,大部份都是歐洲家具,「目的是讓香港人認識古老東西才有的精緻。」
徐志雄(Cody)
中學時代愛穿美國牛仔古着及幫人剪髮。先後於前英官最愛的Soho German Hairstyle及本地著名髮型屋Beautrium當髮型師。後來鍾情日本時裝,現沉迷於歐洲古家具、歐洲古着。
Mood
上環太平山街22至24號太平樓地舖A
(剪髮 $750起)
【壹錘定音 . 李慧玲】6月4日早上8點正式開咪!
即like【壹錘定音】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