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促港府保障新移民

聯合國促港府保障新移民

【本報訊】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在最新一份審議報告中,關注本港性小眾和新移民等,在就業、教育、醫療及住屋方面受歧視的問題,促港府盡快制訂全面的反歧視法例。
人權組織指,委員會對本港法例上落實人權公約及設立監察人權架構等情況,用上「遺憾」字眼,顯示委員會認為此問題已亮起紅燈,港府須正視。

倡撤銷申領綜援限制

報告於瑞士時間本周一發表。委員會根據本月8日與港府及多個本港民間團體在公聽會上的意見,加上港府遞交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 》實施報告,對本港多方面人權問題提意見。
報告對港府無把《公約》適用於本港的條文引進本地法律之中表示遺憾;對於平機會權力有限,但港府無另設獨立機構保障落實人權的問題,委員會同樣表示遺憾。
委員會亦建議港府撤銷所有申領綜援的居港年期限制,以提供安全網,確保所有個人和家庭都能享有社會保障。委員會另關注到有內地母親無法來港與孩子團聚、外傭受虐,以及本港未就工人集體談判權立法等問題,促港府改善。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回應時指,委員會對一些議題的關注和建議,應在適當的背景下理解,港府會在下一次提交其根據《公約》撰寫的報告時,詳細回應上述建議。
人權監察副主席莊耀洸稱,部份於今次報告提出的關注和建議,如保障新移民和性傾向人士不受歧視等議題,已非首次提出,港府必須盡快處理。月初有份到日內瓦出席公聽會的彩虹行動代表陳諾爾歡迎聯合國的意見,「今次(性傾向歧視立法)篇幅特別多,講得好清楚要點樣立法」。
另一有代表出席公聽會的社區組織協會亦促港府回應報告,盡快立法保障新移民免受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