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專題:傳媒篇】一心撐改革 文匯曾是香港記者大本營

【六四專題:傳媒篇】
一心撐改革 文匯曾是香港記者大本營

老大娘帶著孫子擋坦克,向解放軍解釋:「北京無事,你們不要進城。」這些情景廿五年後仍舊深刻,但是當程翔看見一批批坦克進入天安門,他腦海中便形成一個景象:「坦克是為貪污開路的,因為學生是為反貪污而上街,你用坦克去鎮壓他們。」廿五年前他預見的中國,今天應驗了,中央亦不諱言貪污問題已經到了亡黨亡國的地步。

回想當年採訪,今天香港人或難以想像,文匯報當年曾為香港記者大本營,作為文匯報副總編輯,無論是帶路或講解大陸形勢,程翔都毫無保留與行家分享:「當時我沒有想到風險,公司無論前線到後方都站在改革派那一邊,而當時只有文匯和大公兩家報紙允許在北京設辦事處,加上文匯報的北京負責人是自己,香港記者自然來到北京飯店(1989年文匯報設駐京辦)。」

自426人民日報社論發表後,文匯報高層受的壓力愈來愈大,社長李子誦多次召程翔回港,「我當時想的是,北京的局勢愈來愈嚴峻,我覺得我作為一個記者,記者的生命是在前線的。」程翔堅持留在北京,直至總編輯稱病,才不得不在六月三日下午回港。

駐京十年,天安門在程翔的記者生涯中,佔了極重要的位置:同一片土地他見證過國家繁榮盛大的慶典、國際會議,同一片土地竟成了屠城現場。1993年,六四之後程翔第一次回到北京,「車子穿過天安門時,我是合著眼睛,不知道為何有一種很悲痛的心情,令我不肯、不想睜大眼睛看天安門,很難接受在天安門會看到一場這樣的屠殺。」

當年坦克進城,為中國貪污開路,為何亦同時阻礙香港發展?為何程翔會認為香港將會上演翻版六四?請留意下集內容。

【六四25周年專頁】燭光不滅,血仍未冷,民主中華,花果漂零。蘋果請你一同見證:良知,從未貶值! http://6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