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電視(1137)已製成的1,000小時電視節目有望於年底前播放!港視主席王維基表示,計劃聖誕前推出有逾百家商號、50萬件產品的購物網站,投資1至2億元建「網上又一城」,用戶要收睇港視節目,可能先要網上購物換取金幣,業界對「魔計」是否見效持保留態度。
記者:石永樂 鄭柏齡 倪敏慧
港視早前在業績公告中披露,計劃推出「一站式」24小時服務「電子購物商場」,王維基昨出席總商會論壇時進一步披露發展「藍圖」,表明只經營網購平台,不會自行出售貨品,角色等於「虛擬的地產商」,網購平台初步針對中產客戶,家庭收入約每年40萬元,而潛在的客戶年齡介乎15至45歲,估計今年聖誕前可推出。
料年底推 逾百商號參與
目前正與一些上市公司、超級市場、百貨以及國際品牌等洽商,目標開業時有逾百個商號參與,但未評論有否與他之前見面的阿信屋。
強調「人生上唔想跌倒兩次」的王維基表示,自己花在研究網購時間較之前花在電視生意上更多,深明人流對網購平台的重要,因此會在購物網站播放港視之前已製成的1,000小時電視節目內容,其中一個方案是網民若要觀看港視劇集,便需要在網購平台上購物,再累積積分換取金幣,不過花多少錢購物才可以換一個金幣,幾多個金幣才可以睇劇等細節尚未正式公佈,王維基預期,每日可吸引數以十萬計人次瀏覽網站,冀於六個月內吸納一萬名會員。
【網購平台消費睇劇流程】
對於王維基的「魔計」,有食品零售連鎖店老闆潑冷水,「我覺得唔Work囉」!他指出,香港零售網絡極為完善,如購買一般生活用品,根本不需要網購,「如果成功嘅,當年『蘋果速銷』一早成功咗啦」。
「港人不願購物換劇」
他相信港人寧願以真金白銀「買劇」,也不希望要以「購物換劇」,「始終香港人唔鍾意你逼我去交換嘢嘅感覺」。他認為王維基應藉自己的號召力,正正經經做網購生意,反而能為新業務帶來曙光。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表示,以劇集吸引網民到購物平台消費不算「好有創意」,但「幾有趣」,他表示,港視的購物平台成功與否,主要視乎節目內容是否吸引,其次是銷售產品的吸引程度,是否具價格優勢及獨特性,但他強調要達到網絡效應一定要講critical mass(臨界點),即能否吸引足夠的人流。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徐緣則較樂觀,他認為以王維基的號召力可令網民付出更多的耐性,尤其推出後首幾個月更會因網民的「好奇」為網站帶來人流。
港視負責電子購物商場所有支付及物流配套,只會收取賣家的交易佣金。網站貨品包括奶粉、衣物、電器、珠寶、汽車等,猶如又一城、新城市廣場。
王維基指用戶只要早上九時前落單,當晚十一時前定能送貨,亦做自由行生意,但送貨只限香港境內,未來更不排除於平台賣保險。
【網購後可睇劇,會否感興趣?】
本報昨日透過電話成功訪問128名18歲或以上人士,當中逾七成(92人)表示,有興趣因為可看到港視的電視劇,而在王維基即將大搞的購物網消費。另外,有61%(78人)認為,王維基這個嶄新的商業模式,將會成功,其餘39%(50人)則不表樂觀。
【三方面不同意見】
【睇好】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徐緣:「以王維基的號召力可令網民付出更多的耐性,尤其推出後首幾個月更會因網民的『好奇』為網站帶來人流。」
【中性】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王維基購物生意平台成功與否需視乎節目內容及產品是否吸引,以及要突破critical mass(臨界點),即能否吸引足夠的人流。」
【睇淡】
食品零售連鎖店老闆:「香港零售網絡極為完善,如購買一般生活用品,根本不需要網購,如果成功嘅,當年『蘋果速銷』一早成功咗啦。香港人唔鍾意你逼我去交換嘢(以金幣睇劇)嘅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