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水梁敬國鬧劇解讀(添馬男) - 添馬男

乜水梁敬國鬧劇解讀
(添馬男) - 添馬男

立法會審議財政預算撥款條例草案,長毛向主席曾鈺成提問,詢問出席會議負責解釋該支出項目官員係乜水,曾鈺成慌忙翻閱枱面文件,咿咿哦哦一輪都噏唔出呢位問責高官名字,最終尷尬地叫佢自我介紹,場面爆笑、荒謬兼而有之,媲美Dr TreeGun暴喝港鐵CEO洋人韋達誠之港式爆Seed英文。
呢位連資深政客、立法會主席都認唔出之問責官員叫梁敬國,官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入官場前是建造業工人註冊處總監,全無政治工作、智庫或傳媒等相關工作經驗,在政圈知名度係零。特區出現一個個無厘頭人士出任高官問責團隊,錯不在梁敬國,錯在特區毫無政治規範可言嘅政治任命體制,不少手握大權嘅官員好似由石頭爆出來,未當官時外間對佢哋一無所知。好似吳克儉黃錦星兩位局長,連稍重要嘅法定機構諮詢組織都未做過,憑甚麼可以做局長,而且有令人信服之權威?兩年下來,公職表現有目共睹,吳克儉以外訪作本業,局內政務官根本就唔放佢在眼內,至於黃錦星,又憑甚麼可以爭取政黨、地區勢力支持一堆一爐?
問責官員本業是推動施政,為政策護航造勢,爭取公眾、政黨、輿論支持,要勝任工作,必須要有人脈及政策論述能力,呢瓣先至係專業政客嘅專業技能,而非對政策專業認知,因為專業政策是公務員負責,呢個分工應該好清楚。梁敬國呢類副局長,無可能勝任專業政客工作,自然唔會俾公眾認識。好簡單道理,當成批副局長都冇乜做民意、議會及輿論工作,相信到佢哋2017年離職時,曾鈺成都係冇辦法噏得出名字。𠵱家唔係叫公眾認得出,而係連政客圈子內都認唔出先至荒謬!
就算跑議會及政府新聞的記者,有邊個會認得楊潤雄、陳肇始、馬紹祥?又知否佢哋喺邊個局當副局長?佢哋就算去立法會事務委員會發言,份講稿由AO草擬好,戰戰兢兢口窒窒讀完份稿,成班政務官先至鬆一口氣,如釋重負。局內嘅期望好低,係只要佢哋唔好噏錯嘢,邊敢期望副局長們有能力爭取議會、傳媒或建制派支持者站出來。
問責制操作所以荒腔走板,原因係背後欠缺專業政治邏輯,人事任命方式業餘及充滿任意性,冇一套公認的規範,有時甚至出現局長不如副局、副局不如政助之局面。呢種任意性令香港寶貴之政治人才培育,白白浪費在一棚對政治一無所知,也從未視政治為志業嘅「港式專業精英」手上。幾年後,一棚問責官員離開政府,消失於政圈之中,同一時間,又有另一批如梁敬國、馬紹祥一樣的業餘政客加入,周而復始,結果香港問責制由老董開始實行十幾年,最終,政治人才依然匱乏,管治水平依然低落,然後又繼續以欠缺政治人才去解釋管治問題。
港人治港,如狗追逐自己尾巴,不斷原地轉圈!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