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由今日始,老早已經是這樣的了,有人問起生平最喜歡做的是些什麼?我的排列是:一實習烹飪,二客串替人做美容師,包括自製面膜、做facial,三才是寫些自己想寫的。
這樣的排列,不知我者覺得太奇怪了,知我者像我母親生前常為我證明;她總說:這孩子從小喜歡跟我在廚房中轉,每次回家總要搞些名堂,調了一大碗不知什麼要替我做臉。寫東西?她試過不眠不休,但那時是要換取稿費,前面兩樣要自己貼錢……她還很開心呢。
後來我辦雜誌,烹飪與美顏兩大項目,找的人都不是有名頭的專家,而是啱我心水的非職業性的,當時以為這就是不同流俗,後來也證明了當日所發掘的食家變了專家。但是啊,有些人一變成專家就不好玩了,彷彿一定要與「俗」字掛帥,雖不能說俗不可耐,但真是耐不了俗,至於我自己,這些年只能說是不能免俗,哈,哈。
最近這幾天,我最熱衷的竟是裹蒸糭,放着文章不寫,生意不做,不斷的去採購搜尋用來做端午糭的內涵,只想包出些與往年不同的蒸糭。有人喜歡甜糭、鹼水糭,有人喜歡肉糭、也有素食者的素糭,所以我包的糭子大部份是以干貝、蝦乾、冬菇、栗子、綠豆、鹹蛋黃、素翅為主,一切材料需要先用油炒透才放入糭葉裹之包之,與往年有別似乎口味轉淡了;人情世味偏轉薄,萬戶千門中試問有幾家有如此閒情?到底很幸運,到老依然能無拘無束做自己喜歡的事。莫問年來哀與樂,此中況味寸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