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陳偉霆現象(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官場陳偉霆現象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有線電視新聞台每晚深夜都會預告「明日焦點」。前晚看電視,瞥見螢光幕打出的其中一個「焦點」,竟然是「梁敬國出席開幕禮」時,實在忍不住笑了。
老實說,若一星期前視線範圍出現「梁敬國」這三個字,我可能思索好一會,也未必想起他就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現在「梁敬國」卻突然成為「焦點」,難怪他昨日出席那個民建聯地區辦事處開幕禮時,要多謝曾鈺成,還半帶自嘲的說:「一啲唔開心都冇啊,其實我要多謝主席㖭,𠵱家通街爆紅呀,一朝成名。」
突然變成「官場陳偉霆」,梁副局的回應是「小事一樁,何足掛齒」。有幽默感是好事,但若他真的以為這是小事,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梁敬國就任至今,已經八個月,每月支取18萬元公帑的薪金,職位屬於問責崗位,理論上職責包括協助局長做政治游說和推銷政策等工作,主要對象必然包括議會。但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竟然說,「事實係梁先生就任副局長之後呢,我係未有機會認識佢㗎」,梁國雄等議員也不知道他是誰,那他究竟有否稱職地履行了副局長應負的職責,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曾鈺成已夠含蓄。他笑說,希望官員毋須透過這類事件去讓人認識,一眾副局、政助可多跟不同黨派、一般市民接觸。言下之意,就是他們連基本功夫,都沒有做好。
不過,問題也不能全怪梁敬國本人。梁振英上任特首以來,即使是局長,也只能找陳茂波、吳克儉等人選出任,結果不是屢爆醜聞,就是民望低迷,卻從未問責。像梁敬國的上司蘇錦樑,也不見得多出色,單憑他叫市民包容自由行逼爆而「等多班港鐵」,已盡顯其離地本色兼無政治智慧。
至於不為議員、公眾認識的副局、政助,又何止梁敬國一人。陳茂波的副局叫甚麼名字?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副局長又是誰?我猜很多市民、甚至議員和記者,一時三刻都未必記起他們的名字。出現這批「官場陳偉霆」,是因為問責制經歷三朝特首,到了今天已宣告失敗。
不計梁班子內因醜聞或官非離職的成員,之前主動跳船的已有副局梁鳳儀、政助莫宜端和張秀麗等。而留任或其後委任的,多是沒有政治歷練的「政治人才」。當一些局長上立法會也要政務官從旁「湊住」的時候,副局的主要工作,也只能是「出席開幕禮」了。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