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這些字眼都會彈起來!」六四風波、六四事件,甚至六四精神都是現時香港媒體常用的字眼,區家麟表示難以理解:「當年六月四日發生的是坦克入城,是殺人」,現在我們卻慢慢跟隨內地主流用語,這樣只會灌輸公眾錯誤意識,淡化屠殺。
區認為既然現在中國經濟發展蓬勃,就更要誠實的面對過錯,令世界覺得這個國家是值得信任的。他記得最深刻一次,同事到日本採訪,大義凜然問那些軍國主義分子,「喂,為何你篡改歷史教科書?」而那軍國主義分子卻反問他:「你們的國家在文革、六四上也是篡改歷史,你們為何不質問自己國家?」區和同事聽到思考良久,「究竟如何回應呢?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
談及傳媒問題,同為前無綫新聞部主播的呂秉權指出,當年六四廿十周年紀念,對比其他電視台,無綫明顯較「輕裝」,只局限於香港拍攝。區家麟指出很多時候媒體在處理敏感話題上,上層表面上不會阻止,但會在細微的組織管理上阻撓:例如不予充足的時間、資源,遲遲不審稿等,令記者不能好好籌備節目。區認為媒體自我審查的主因是:「 雖然媒體有不同老闆、財團,但基本上他們之上都是同一個老闆。」
雖然近年香港新聞、言論自由日漸收緊,但區家麟表示自己不太悲觀,因為不少記者仍努力去發聲,說應該說的話。互聯網亦令每個人都有發聲機會,公眾對主流媒體的鞭撻是有作用的。
1989年,文匯大公敢於說真話,文匯報駐京辦更成為香港記者大本營。當時作為副總編輯的程翔,為何有此膽量?駐京十年,在天安門親歷輝煌的國慶大典、大大小小國際會議,亦記錄過坦克輾過的血路......再次回到屠城現場,程翔有何感受?請留意下集內容。
【六四25周年專頁】燭光不滅,血仍未冷,民主中華,花果漂零。蘋果請你一同見證:良知,從未貶值! http://6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