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學生做小販 搞埋上市咁盞?

收學生做小販 搞埋上市咁盞?

【「星」級好老闆三之三】 「做小販能養家、送子女出國,殘疾人士怎麼不能做小販?」新加坡工商顧問許承俊放棄高薪厚職,於2010年創立當地首間小販培訓中心「Dignity Kitchen」,開班教殘疾或弱勢社群做小販,學成後更為他們集資開大排檔,實現創業夢。記者:鄧玉燕攝影:王俊龍

「Dignity Kitchen」創立4年以來,已有188名小販畢業,學員年齡由19歲至79歲不等,當中有前囚犯、弱智人士及傷建人士。許承俊指:「學員之間會互相合作,以抹枱為例,行動不便的員工一個人未必做得好,輕度弱智的員工會幫助他。」畢業後學員如有需要,中心更會為其籌集開舖資金,每個檔口的成本約需4至6萬坡幣(約24至36萬港元)。其小販中心內,更有特別為傷健人士而設的「架生」,如點字收銀機、手語點菜牌等。他冀學員可衝破外在障礙,重拾信心和尊嚴。

許承俊放棄做工商顧問買賣千萬生意,成立Dignity Kitchen,教傷建人士做小販,回饋社會

教育可為傷建人士帶來機會,訓練中心特設「架生」,如點字收銀機、手語點菜牌等,用以培訓失明及失聰人士

小販中心內的煮食教室

曾任商業顧問的他,以往多走訪中國、印度及中東國家,協助有錢家族購買潛力公司;亦曾於印度教授MBA課程。營商經驗豐富的他,自信能擴充小販培訓中心規模,甚至做「過江龍」來香港開辦,「長遠來說,我計劃於香港或新加坡上市。」

培訓之餘,小販中心內的檔攤亦會正常營業;為讓學員有更多實習機會,平日還為80名老人提供免費午餐

今年初,香港有社會企業家參與「星展社企交流計劃」,到訪Dignity Kitchen

小販訓練中心的成功,也要歸功星洲政府。今年初,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國家環境局、及私人機構基督教青年會等,聯手推出「小販學徒計劃」(Hawker Master Trainer Pilot Programme),教授學員與顧客溝通、食物衞生、付款處理及食品準備等課程,並有老字號美食檔,如文東記雞飯、基記麵家等,派出師傅訓練新人。此舉為的是傳承地道美食文化、創造就業。

雖然新加坡與香港一樣,早期因環境衛生問題,而要管制街邊小販。但星洲政府安置小販於熟食中心之餘,2011年更宣佈多建10間熟食中心,預期於2017年前落成。相反,香港小販至今已買少見少,政府自80年代起停發新牌;1990年停建冬菇亭(位於屋邨的熟食亭);近來無牌夜市小販更被封殺;香港的小販業,又會有人負起復興重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