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 連 - 高慧然

株 連 - 高慧然

台北捷運慘案發生後,其中一位死者遺下結婚四年的妻子及兩個稚齡孩子。年輕的遺孀選擇了堅強和放下,並呼籲大眾不要再責難疑兇的父母。
台灣雖受日本文化影響深遠,但在「家族株連」這件事上,卻沒有承襲日本那一套。2008年日本秋葉原街頭隨機殺人案發生六年了,嫌犯加藤智大的父母、弟弟雖然無辜,卻一直被媒體追殺,生活在「逃不掉」的絕望中。結果,加藤的媽媽崩潰入院,原本在銀行擔任要職的父親只能一個人躲起來隱居,加藤的弟弟優次無法承受被媒體及大眾追殺的壓力,今年2月自殺身亡。優次在自殺前一周,把記錄了六年來心境的手札寄給周刊記者,其中一句寫道:「加害人的家屬,能在陰暗的角落悄悄生活。但不能擁有和一般人一樣的幸福。」
這件事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看過一本日本小說,情景出奇相似。哥哥為供優秀的弟弟讀書,入屋偷竊,不小心殺死了人。結果,弟弟一生背負起「殺人犯弟弟」的污名,這污名永不能洗脫,因為血緣關係不能解除。他的學業、事業、愛情、人際交往……一切的一切均受株連,最後含恨自殺。作者關注到社會上這群特殊的人:罪犯家屬,以及他們的非人生活,才寫作此書。
日本人一直把民族、家族放在個人之上,只有眾體的人,沒有個體的人,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