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周,環球股市從低位出現急彈,惟挾淡倉味道濃厚,港股已升抵重要阻力23000關口,現在才加倉股票有摸頂風險,強積金策略不妨再稍作觀察,以確認是挾淡或是轉勢,才決定策略部署。
上周三MPF專家皆未有調整投資組合,中原理財模擬MPF組合累積回報4.43%,最新持有2%香港股票基金、49.8%歐洲股票基金、16%日本股票基金及32.2%保證基金。
中原表示,滙豐中國製造業PMI 5月初值升至49.7,遠勝預期的48.3以及上月終值48.1;產出、新定單和產出價格指數返回50盛衰分界線之上,顯示製造業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出現好轉。不過現時內地最大的風險仍是房地產市場,二、三線城市的房屋銷售放緩可能觸發債務及金融業的危機,甚至影響上下游不同行業的發展。諸如澳洲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國,也有機會受到牽連。不明朗因素令市場風險趨升。
此外,日本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量寬的作用已逐步發揮,加上央行官員的言論表明加碼貨幣刺激的機會短線持續回落,日股恐有進一步的回調壓力,故此決定今日減持30%手持的日本股票基金,轉往保證組合,月供續買香港股票基金。
資金轉投新興國家
東驥模擬MPF組合最新持有34.5%歐洲股票基金、21.5%保守基金、9.6%日本股票基金、2.7%中華威力基金、1.7%香港股票基金及30%健康護理基金,累積回報16.79%,跑贏恒指表現之餘,在三個專家中繼續領先。
東驥認為,成熟市場在過去連續數年累積回升下,不少投資者對成熟市場已頗具戒心,保守者唯有轉投債券及高息股等避險,部份進取型資金更流進新興市場博反彈。美滙轉弱及美國債息下調,推動新興市場貨幣大幅反彈,加上新興國家政府去年致力遏抑滙率波動後,懂得縮減經常賬赤字,冀吸引外資流入,故在一眾新興經濟中,印尼、印度及土耳其的外滙儲備增長幅度最多。
內地方面,習近平繼續推行深化改革,暫不會放鬆銀根,只能利用針對性策略減緩問題及維穩,相信待壞消息出籠後,亦為市場見底及最悲觀之時。現時壞消息已陸續湧現,包括房地產泡沫、地方債、影子銀行問題和泡沫爆破、產能過剩引發企業重組,以及不少企業倒閉等。過去不少外資看淡內地市場,現在內地著名分析師亦加入此行列,認為內地金融體系出現系統性風險。策略上,今日沽出10%保守基金,當中一半買入中華威力基金,另外一半則買入香港股票基金,月供續買中華威力基金。
待破23200追貨未遲
蘋果模擬MPF組合續採取防守策略,持有99%港元儲蓄基金及1%中國股票基金,累積回報11.55%。本報投資組認為,恒指確認突破23200點前,仍處大型上落區之內,現處上落區頂部,宜耐心等候在橫行區底部吸納,除非恒指升破23200點,才追貨未遲。
強積金報價資料請上《蘋果日報》網站查閱,網址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522/1872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