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要搵夠先可以幫人」IT人不收費 教貧童彈琴

「點解要搵夠先可以幫人」
IT人不收費 教貧童彈琴

【本報訊】一日跑三場學不同樂器的繁忙小學生、要求孩子五歲前考到四級鋼琴的非常媽媽……為教育中心編寫行事曆軟件的另類IT人何光熹,遇過不少怪獸家長。「學樂器變成基本技能,個個都話要贏在起跑線」。帶着疑問,他創辦義教音樂團體,協辦下月舉行的另類「換物」音樂會,鼓勵觀眾帶舊琴譜入場,捐贈給愛音樂的基層孩子,讓音樂的種子,遍地開花。
記者:呂麗嬋

義教貧童彈鋼琴,令何光熹重拾對音樂的熱誠。張志華攝

中學讀英華,會考高考成績超班,考獲心儀學科,在中大讀訊息工程,一畢業就在跨國企業任職,25歲便創業的何光熹,現時是一間資訊科技公司的老闆。小半生一帆風順,34歲的他,從來自信爆棚,「我嘅夢想,係希望40歲前搵到一嚿錢,然後做義務工作」。超級富豪蓋茨是他的偶像,努力搵錢然後行善,這種人生次序,曾幾何時,他以為理所當然。

受怪獸家長啟發

「直至幾年前,我嘅好朋友外遊回港,突然手腳無力,連講嘢都有問題……」全身檢查,找不着病因,對從來自信可掌握一切的他,像一記重擊,「有好多嘢,就算你計劃幾周詳都無用」。反思人生的先後次序,他問自己:「既然想幫人,點解要等搵夠先可以做?」坐言起行,由公餘為基層孩子補習,到創立「WeWah音樂家」,教孩子學習音樂,他笑言,是怪獸家長啟發了他。
「我嘅公司主要為教育中心編寫行事曆,每次見到啲學生密密麻麻嘅時間表,我就諗,基層小童無錢學咁多嘢,咪好蝕底?」帶着能量飲品參加補習班的繁忙小學生,還有要求五歲前考到四級鋼琴的非常媽媽,令他迷茫,贏在起跑線的遊戲規則,誰敢不從?
「今時今日,學鋼琴好似變咗一種技能,試過有個家長,叫間教育中心幫佢個女五歲前考到四級,仲要唔止一個有咁嘅要求……」
不教樂理,只彈死一隻考試歌。過到海,便是神仙。「越多才藝證書,考中小學更有優勢」。小學便學琴的何光熹,也是如此成長。他直言,基層的孩子注定「輸在起跑線」。兩年多前的暑假,他辦了首個義教鋼琴的暑期班,學生大部份都領取綜援,也有來自單親家庭,甚至更複雜的家庭背景。

沒有足夠鋼琴,何光熹印製紙鍵盤,教小朋友練指法。

下月辦「換物」音樂會

透過暑期班,他甄別出有潛質的孩子,與登記了的義務鋼琴老師配對,至今已累積了約50名學生,而願意定期抽空教琴的義務音樂老師,也有十多人。「睇到佢哋好自信咁喺琴前演奏,同佢哋一齊成長,再辛苦都值得」。不單止為考取更高級別而學琴,會為彈到一首感動的歌,歡喜若狂。
指尖,在黑白鍵上飛馳,原來可以自信又快樂,「下月嘅一換一概念音樂會,我會讓學生登上舞台,參與演出」。因教之名,他重拾了冷卻多年的音樂熱情,「我同好多人一樣,細個喺父母要求下學琴,考到八級就停咗,至多偶爾做吓教會司琴,因為佢哋,我重新愛上彈琴」。義教貧童,換回快樂音樂,人生,的確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