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師兄張建雄(筆名張總)在東京上船環遊世界之前,着人寄來他的最新著作:「讀史觀世」(商務印書館2014年4月一版)。張兄喺法國里昂銀行之時,已有專欄及出版飲食、旅遊之書,退休隱居上海之後,有更多時間與太座周圍度假旅遊讀書,呢個階段嘅著作大多是三十年銀行風雲、讀史觀世界一類。今次呢本「讀史觀世」,左丁山收到之後,第一時間由頭翻到尾,還未有時間仔細閱讀,得到嘅印象係張兄以錢穆與南懷瑾嘅歷史觀點串通世情,縱橫三百年古今中外,暢論21世紀中美日歐印度及亞洲四小龍之國情與未來發展,要慢慢消化吓先。
我地一代嘅新亞學生,必修中國通史,肥佬唔可以畢業,還有大一國文,大二國文,選讀經典古文,又以「孟子」一書為必讀本,在新亞讀中國通史,唔讀錢穆之「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書,幾難攞到高分數,不過坦白講,當年讀通史主要係求分數,唔好肥咗就畢唔到業啫,但入到社會做事多年之後重讀「國史大綱」,就另外有一番體會。張兄話:「在銀海翻滾了三十年之後,再重讀錢穆的『國史大綱』、『人生十論』、『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等書,終於明白了西方剛性歷史和中國柔性歷史的分別,『歷史動力在人心』是甚麼一回事。」
今日香港教育課程之中,中國歷史已不受重視,考文憑試嘅六七萬學生之中,選考中史嘅,大概只有十分一多啲,一位書商曾向左丁山吐苦水:「出版中國歷史教科書苦過DD,市場萎縮到得人驚!」就因為香港學生多數唔識歷史,視野與思維未免唔夠深度。張兄話錢穆有一篇文章講如何教歷史(〈論中國歷史教學問題〉1957),講得好透徹,今天仍站穩崗位嘅「歷史老師」,不妨搜尋出嚟讀一讀,(左丁山未見過)。張兄引述錢穆講,要令十幾歲學生懂事(唐宋白話謂之曉事),冇歷史實例,好難懂,首先要教學生知道何謂成敗得失,賢奸忠佞,以歷史人物故事說明之,然後教時代世運,知道如何謂盛衰治亂及其根由,學生現處於甚麼時代,令學生從學習中接觸到人生之大局面,咁就有興趣追讀歷史嘞。張建雄呢本書已在書局有售,有興趣嘅讀者,特別係中年賓架,不妨買一本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