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姦在床 - 林夕

捉姦在床 - 林夕

《百喻經》有一百個愚人寓言故事,其中一則說人喜瞋喻。
話說從前有一群人,聚在一起說某人是非,誇讚某人什麼都好,就是容易動怒,行事急躁。某人剛好經過聽到,立時大怒,揪出妄語他的人大打一頓,說:我曾何時喜瞋、倉卒?這人如此說我,是故打之。旁人言:汝今喜瞋、倉卒之相及時現驗,云何諱之?
這叫捉姦在床,打死無怨。
人總忍不住展示自己的弱點來證明自己沒有那弱點,特別是死穴被當眾點破,性格所限,即時自我驗證。
這哪只是佛理寓言,這分明在教我們打着是其是非其非的旗號來對付人。當着一個暴躁人,你不得不批評他時,可以先說他脾氣大。他要不當場發作給你看,接着你批評什麼都顯得大條道理。要不,他礙於面子,耐着性子,忍隱不發,微笑得比哭還難看,只有乖乖聽你批評,無論有無道理都得照單全收。只要非其中一非,接着就可非其是,他也就任你魚肉。
反過來一招,叫是其非,後非其非。
先對着暴躁人,大誇他脾性好,從不輕易動怒,然後細數他其他不是之處。後路都給你堵死了,人雖有自知之明,但卻更愛聽人褒獎,不管是否屬實,那麼高的帽子扣下來,不給你面子,也不能讓自己丟臉,只好成全你的謬讚。他記住了別表演自己的缺點來否定自己的缺點,餘下就是你的表演時間了。
當然,這些招雖云毒辣,遇上豁了出去的性格小生,武功便全廢了。暴躁人也可耍起性格,先自砍一刀,說,我脾氣就是壞,尤其聽見有人胡說八道時,更是義憤填胸,嫉惡如仇,贏得了大情大性美名。脾氣壞與真性情,只一線之差,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