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拖累 西九地庫造價增130億

高鐵拖累 西九地庫造價增130億

【本報訊】高鐵工程引發骨牌效應,拖累西九文化區的工程也延誤,港府及西九管理局決定「變陣」,將文化區最大特色、巨型綜合地庫「斬件式」興建,務求在2020年前落成部份地庫,配合M+博物館及戲曲中心等第一批藝術設施,先打造「小型西九」。不過綜合地庫因進度落後,造價由原預算100億大增至230億元。零售設施延遲至2020年前落成,也令文化區損失租金收入,估計四年後投入運作初期,將錄得高逾4億元營運虧損。

改以斬件式興建

立法會監察西九小組委員會周三將開會討論西九文化區最新進展。民政事務局及西九管理局提交文件指出,由政府全資興建的西九文化區綜合地庫,受諮詢期延長及高鐵延誤兩年,遲交還地皮影響,需要改變策略斬件式興建。港府最新修訂方案中,文化區西端不受高鐵影響的發展區,可先建地庫,配合2017年前落成的M+博物館及演藝劇場,打造成小型西九。區內其他文化藝術設施、零售、餐飲及消閒項目,以及辦公室和住宅發展,預計2020年完工。
目前巨型綜合地庫造價預算已上漲至230億元,由於地庫已決定「斬件式」興建,港府要在今年中前,為小型西九的西面地庫申請3億元撥款進行前期工程,未來三年亦會陸續申請100億元撥款。管理局亦指出,西九文化區內的酒店、辦公室及住宅用地,可隨港鐵完成高鐵工程而出售,最快賣地的西九2B區,最快可在2016年出售,較一次過興建地庫方案早三年。
不過西九文化區零售、餐飲及消閒設施延遲落成,將直接影響文化局初期營運。管理局原定相關租金收入可補貼營運虧損,但最新預算在2018至19年度,首批藝術設施陸續投入營運,每年會帶來4億元虧損。管理局已考慮出售部份設施命名權,並將M+博物館及西九公園造價,分別控制於50億及10億元內,以防項目嚴重超支。

西九文化區藝術設施工程進度

第一批藝術設施(2017年前落成)

戲曲中心、M+博物館、
西九公園連小型藝術展館、
自由空間(包括戶外舞台和黑盒劇場)

第二批藝術設施(2020年後落成)
演藝劇場、當代表演中心、中型劇場II

第三批藝術設施(未有確切落成時間表)
大劇院、音樂中心、中型劇場I、音樂劇院

資料來源:西九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