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台北捷運亂刀殺人,疑犯鄭捷被指是個宅男,平日沉迷電玩。台灣傳媒一貫嗜血,警察押送鄭捷遇上簇擁的傳媒,一個記者給他的問題竟然是:「你父母知道你那麼變態嗎?」
一個青年犯下彌天大禍,不能不令人狐疑,他之前的年日怎麼過,他的「變態」是怎來的。出身於富裕家庭,父親開水電公司,一家人開名車、住豪宅,但對一個少年而言,這都不重要。他一向沉默寡言,朋友不多,只是關上門打機。他活得如此不快,懷有如此偏激思想,又早已曾跟朋友透露,這種種,其父母知道嗎?能否及早介入,在問題沒弄大之前着手處理?
這種學生,我也遇過。「宅男」只是一個表徵,純以打機行為把人歸類,未免粗疏。他逃避與人溝通,才是癥結,要找出原因。
老實說,來到大學,一個人已定了型。老師甚至同學能做的,已經不多了。他們像怕光的小貓,在課堂上你當他不存在,他能低頭玩手機,是他最愉快的。與人沒有眼神接觸,對任何事不感興趣,無論老師同學說什麼都沒反應。上課,也只為完成出席率而已。
我的問題是:他的父母、中學的師長沒可能不察覺到問題吧!他何時開始對人不瞅不睬呢?在情況未至於太差以前,能及早介入嗎?若他從小與父母有親密的關係、良好的溝通,會變成今天的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