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不會撤出投行業務

滙控:不會撤出投行業務

【本報訊】因監管要求日趨嚴厲,巴克萊及德銀等國際大行,先後退出投行主軸業務──固定收益、外滙及大宗商品(Fixed Income Currencies Commodities,FICC)市場,前者亦部署分隔零售銀行與投行業務。滙控(005)行政總裁歐智華,昨在倫敦股東會重申,集團與巴、德兩行經營模式不同,「完全看不見滙控有需要撤出投行板塊」。而備受爭議的薪酬政策決議在20.65%反對票下通過。

兩成股東反對董事薪酬

滙控管理層花紅水平,近年均惹英國股東爭議,其中薪酬委員會建議,主席范智廉獲「一次性」花紅獎勵,股東意見更多,經諮詢後,花紅雖已由原來建議為固定酬勞之100%(即約242.7萬英鎊),下調至固定酬勞之44%(即約106.8萬英鎊),惟最終仍遇不少反對聲音。
《路透社》引述股東會決議報道,共有20.65%的股東,反對滙控未來3年整體薪酬政策(包括董事薪酬)決議,反對票明顯較2012年(約11%)強烈。
投行收入萎縮,告別FICC的黃金年代,英政府持有的巴克萊,早前亦勁裁投行員工,準備將部門資產轉至新設完全分隔的「壞銀行」;德銀亦退出商品定盤行列並供股增資。
歐智華表示,無論巴克萊或德銀決定,「對滙控並無影響」,集團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業務,是因應國際貿易流所帶動的交易及客戶需要而營運,「當其他人退出市場時,我們正好增大市佔率」。
有小股東詢問滙控出售平保(2318)後,會否再收購其他大型保險公司如保誠(2378)或友邦(1299)?歐智華指,新資本規定下銀行持有保險公司權益要額外增資,故集團決定出售平保,同一原理下「絕無理由購買保誠或友邦,亦不會作出任何巨大規模收購」,惟無意出售交通銀行(3328)。對小股東投訴集團刪減英國分行影響客戶服務,范智廉重申會繼續精簡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