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傾呢啲:民主運動靠人多勢眾6.22投票為咗仲有位企

佔中傾呢啲:民主運動靠人多勢眾
6.22投票為咗仲有位企

佔中將於6月22日舉行全民投票,把早前佔中支持者選出的三個方案,交由全港市民三選一。面對「呢個係篩選」、「揀唔落手」、「全部都係公民提名」、「好激進」等批評,天天被左派攻擊的佔中,是否還要被撐普選的同路人「踩多一腳」?陳健民指,不必拘泥於三個方案的差異,齊來做揭穿國王新衣的小孩,喊出最想要的訴求。他斷言若6.22投票低至幾萬人,佔中勢必完蛋。拋出三軌方案的鄭宇碩說,民主運動非靠領袖,靠的是人多勢眾。
記者:姚國雄

記:《蘋果》記者
陳:佔領中環發起人陳健民
鄭: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

由泛民合組的真普選聯盟提出的三軌方案,分別是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和提名委員會提名,凡取得3.5萬選民提名,便可當候選人,或政黨立法會直選中,取得全港5%選票,可提名一候選人。參選人亦可透過爭取提委會委員提名入閘。

記:政府說不會把真普聯三軌方案納入第二階段諮詢,6.22投票還有甚麼意義?真普聯是否需要修改方案?
鄭:我們當然會堅持方案。三軌方案是唯一方案,做過四、五次大規模科學化民意調查,得到市民壓倒性支持。若連這個方案都不納入諮詢,這是假諮詢,諮詢失去認受性。官員態度非常偏頗,非常不公平。例如,大律師公會覺得民建聯的方案違反《基本法》,但我未聽過有官員說過一句話來批評民建聯方案,「點解佢唔話民建聯呢類方案都唔符合《基本法》、唔放落第二輪諮詢呀?點公道呀?點公平呀?點講法治呀?」
陳:市民是否已知道中央會給港人一個沒有公民提名、但是一個真普選給我們嗎?「我一啲善意都感受唔到,我覺得,喺咁混亂嘅狀況,市民就要好似國王新衣嘅細路仔咁,將心入面最想要嘅嘢講出嚟,睇吓對方回應有幾有力囉?使乜咁快趣就覺得:『哎吔,佢話咗乜乜乜,我哋乖乖哋啦』,我覺得唔好咁諗。」
記:但市民已長時間要求公民提名,三軌方案也拋了出來近半年,市民聲音還要有多大?
陳:要有很多人(在下月22日)投票,聲音才夠大夠響。林鄭之所以說不會將三軌方案納入諮詢,是因為她害怕很多人投票。如果大家放棄,覺得佔中三個方案,都非你心目中最好方案而不投票,這樣,最後隨時連最溫和方案都沒有。
記:市民會問「企硬是否可戰勝政府?」
陳:四年前,我有份參與政改談判,超級區議會方案一開始被定性為「三違反」,當時我們與中聯辦主任開會後,我們尚未召開記者會談論會面內容,但中央已派人出來說,超級區議會方案是違反、違反、違反。
很多時,中央是很實務,若有需要,要妥協的話,如果我們同時也肯調整,是可以把公民提名符合到《基本法》框架。區議會、立法會選舉從來也是用公民提名,公民提名並非洪水猛獸。
記:政府說,有龐大民意支持也不能把公提變成合法,還引述大律師公會意見指公提不合法,如何回應?
鄭:我們不接受政府隨便解釋法律,我們正等待有權威性的解釋。如果法律沒有維護市民最基本的權利,此法便要解釋,或者修改,我們認為解釋法律,已可解決問題。我們願意等政府攞個方案出來,讓我們先評估她的方案。
陳:解讀《基本法》有好多方法,就算大律師公會歷任主席都有不同解法。雖然大律師公會好像最有權威,但香港大學法律學院3月20日請了全球數一數二的憲政專家來港開會,他們並沒有認為公民提名違憲。他們只提出,要經過一個確認程序。法律上,經常會出現兩個律師,三種意見。
市民支持公民提名,是因為想要平等提名權,憂慮提名委員會被控制。若政府認為公民提名不合法,請政府提出一個合法方案,能回應市民這種訴求,這樣便行。如果政府提出一個法國總統選舉的方法,即提名委員會就是民選議員、直選議員產生,社會是很願意討論。但政府只管說公提不合法,並非回應社會訴求。
記:真普聯三軌方案中,其中一軌的提名委員會只是拋下一句「越民主越好」,現在有建議把湯家驊方案納入其中,以爭取中間選民在6.22支持真普聯方案,是否可行?
鄭:「我哋完全冇打算修訂我哋嘅方案,我哋嘅方案得到大多數市民支持,環顧坊間,我哋係唯一一個方案能清楚展示市民壓倒性支持,我哋點能夠違背市民對我哋嘅期望呢?」任何方案提倡者,有責任展示他的方案有多少市民,否則談甚麼呢?人人也可以提方案,但提出後,是有責任展示方案是諮詢過市民、有市民支持。
陳:近日政圈中的佔中支持者提出一個意見,我也想交給真普聯想想這個問題。他說,如果佔中在6.22投票中,讓市民選三個方案之外,加一條問題讓市民表示贊同與否,就是「任何涉及提委會的組成必須要有市民直接選舉元素」,以保障市民選到真普選聯盟方案,都要有市民直接選舉元素,你們會否接受?
鄭:我們一向對佔中如何處理問題,都沒有意見。佔中提出問題讓市民表態,反映市民意見,真普聯也會觀察結果。
真普聯稍後會做民意調查,詢問市民兩條主要問題,第一,「你聽過甚麼方案呢?」第二,「你最支持哪個方案?」即使你話支持民建聯方案,我們也如實反映。

佔中5月6日的投票,惹起極大爭議,三個將交由全港市民投票的方案,全是包含公民提名方案,惹起其他方案提出者不滿。公民黨湯家驊批評,投票是百分百篩選,陳方安生指,投票結果非香港人的合理縮影。

記:若市民支持湯家驊、陳太這些中間方案,市民在6.22投票時應如何投呢?
陳:「呢次唔係三個方案,對唔住,唔係喺度揀咩方案,投票係表達一種信念。有人說,今次投票係為咗香港仲有位畀我哋企,為咗say no去投,為咗下一代去投,為咗唔想再畀庸官治港去投。即使三個方案非你心目中方案,你都要走出來投。」最重要是凝聚力量,力爭真普選,不要因為流程支節、方案不夠完美的問題,而令個運動散了。
「如果呢次好少人投票,佔中運動散咗,我真係睇唔到香港仲有乜嘢力量,去推動到中央要畀個真普選畀我哋,只要6.22投票好低,得幾萬人投,我覺得佔中好難繼續落去,因為政府係一啲都唔驚你。」
鄭:我不是悲觀。哪裏有壓迫,哪裏有反抗,一個運動當然有起有落,但當有一種壓迫,人們就會起來反抗。香港人還是嚮往一個自由平等、有機會選擇的社會。
記:現在如何令香港人有此心態,覺得有必要站出來投票呢?
鄭:香港人早已知道香港不再是一個靠領袖的社會,總要市民行出來,我相信香港人知道,如果沒有30、40萬市民行出來撐,如何做呢?
不管是公民提名或溫和方案,大家最基本底線是方案是沒篩選,市民有真正、有意義的選擇,其他東西也可談。但若是民建聯式方案,就不能接受。

佔中5月6日投票前,社民連和人民力量改為支持學界方案,放棄三軌方案,更動員大批人投票,惹起民主黨、公民黨和工黨不滿,佔中運動被指遭激進泛民騎劫,走向激進。貌合神離的真普聯,即時四分五裂,民主黨決定,6.22投票後不再參與真普聯會議。

記:政府若拋出一個中間落墨方案,泛民會否陷入更深分裂?泛民會否因而流失更多支持?
鄭:我不是這樣悲觀,若是中間方案,可先視乎市民反應,各成員組織會重新評估形勢,看看是否需要調整立場。即使2010年部份泛民與中聯辦談判,泛民在2012立法會選舉都有約55%得票,我相信,市民是聰明,知道仍要靠泛民制衡政府。
記:佔中計劃是拉攏中間選民走出來,從投票結果來看,這與原意有落差嗎?
陳:支持民主的人,50%都是支持公民提名,即使佔中三個方案也是有公民提名,但我不覺得佔中與主流疏離,只不過從傳媒報道上,市民見到人民力量的表現(動員支持者到各票站即時商討及投票),令人覺得佔中被激進勢力綁架,這並非一個很完整的理解。
很多主流市民包括退休人士、教師,基於很多理由選擇公民提名,並非因一個政黨而推動。我們佔中不會走向偏鋒,6.22全民投票,只是讓市民授權佔中,選出一個方案,我們在政府公佈方案後,還會有第二次投票。
記:兩位也是學者,要站到前線、街頭爭取民主,感受是如何?
鄭:我以前也站過前線,因為泛民要搞一個聯盟性組織,身份較中立、不參選的人會比較容易擔任綜合、調停的角色。我沒當自己是大旗手,只是以義工身份幫忙。
陳:我未當教授前,做了好幾年社工,天天在街頭爭取興建東區醫院,所以我並非由始至終只是個書生,但我過往十幾廿年,大部份時間也是花在寫學術、政論文章上。
搞佔中至今,最深刻一幕是今年元旦1月1日,演練被差人拉,一班人手牽手躺在中環地上,「我一瞓落去,我望住個天,好深感受、好大衝擊,我突然覺得,過去十幾廿年太舒服,真係冇諗過有一日會瞓喺中環地上,感受自己要俾人拉,可能要坐監,我覺得太舒服係唔會爭取到民主。人類歷史上,冇民主係舒舒服服爭取返嚟。如果人人唔做自己嗰份,離開你嘅comfort zone,呢個運動係唔會成功。」
「你問我,我鍾唔鍾意𠵱家嘅生活,我答你,好唔鍾意!我係一個好鍾意喺書房,安靜睇書、寫文章嘅人,我係好渴望,真係快快趣趣爭取到民主,可以返回我平靜嘅書房,但係我唔知有冇呢個機會。」

後記

鄭宇碩那句「哪裏有壓迫,哪裏有反抗」,勾起陳健民想起當年義憤填膺的鄭宇碩。1989年,港人到維園為六四集會,人流如鯽的街上,一架風馳電掣的金色平治名車,瘋癲地在行人身邊貼身地擦過,炫耀金色身價。鄭宇碩待名車停下來,走上前,使勁地踢向名車:「我嗰時覺得,呢個教授好犀利,壓迫壓到埋嚟,你唔好以為書生唔會反彈!」25年後,那架金色平治即將降臨,兩位書生勢必狠抽一腳,作為旁觀者的港人,又會否一起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