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美國聯儲局周三公佈的4月會議紀錄顯示,儲局理事為最終如何緊縮貨幣政策,檢視了幾種方案,不過,並未有決議使用那種工具。
由於儲局現時資產負債表規模非常龐大,眾理事強調退市需要彈性。與會理事傾向進一步測試不同的政策工具,包括定期存款設施、過剩存款準備金利率、隔夜逆回購以及定期逆回購協議,以便將貨幣政策正常化,但現時未有任何結論。
多名理事關注樓市風險
紀錄又顯示,理事認為雖有討論政策正常化,但不代表快將加息,當局亦沒有加息時間表。不過,有幾名理事關注美國樓市放緩、中國經濟增長減慢以及烏克蘭政局緊張都可能令美國經濟有下行風險。
大多數理事則預料,未來幾年通脹會重返2%目標,但亦有人擔心通脹上升速度會較為緩慢。局方認為維持寬鬆政策以推低失業率不會令通脹風險上升。有份投票的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表示,未來幾次議息會議很可能繼續減少買債,但重申沒有預設路綫圖。
其中,今年有投票權的明尼阿波利斯儲行行長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認為,美國通脹重返2%目標可能需時4年,即2018年。為彌補物價水平不足,聯儲局應在2018年後的幾年內,將通脹目標訂為略高於2%,這種做法一般稱為「物價水平目標化」(price level targeting)。
他指出,美國通脹偏低等於資源正被浪費,物價水平目標化是整體經濟一道自動穩定劑,希望儲局就此展開討論。柯薛拉柯塔屬鴿派,主張採取更多寬鬆措施,曾在3月份的議息會議投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