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朱古力豆壽司聞名於世的明將壽司立起圍板,疑似結業的消息令一眾網民大為失望,大嘆美國總領事夏千福無緣親身去「打大佬」!各位網民別失望,出名饞嘴的千福BB仍然堅持繼續落區,走入大城小巷品嚐各種地道好滋味。試過了廿四味、奶油豬,甚至深水埗燒臘店等香港特色味道後,這次他終於現身支持來自美國三藩市的美食——mission-style burrito。是的,burrito(捲餅)應該是墨西哥美食才對。但千福BB說burrito傳到來美國,無論外形、味道以至食材都已變成American style了,成為最典型的美式快餐食物。唯一沒有改變的,是那由簡單新鮮的材料而炮製出的複雜惹火味道,這就是夏千福喜歡burrito的原因。
記者:李 莉
攝影:周旭文
跟他說起辣,他會忽然自動轉channel,用純正的北京腔普通話說:「我喜歡辣,尤其是川菜的麻辣。不過,我更喜歡墨西哥的辛辣。」因此正宗的墨西哥捲餅(burrito)才這麼討他歡心。他甚至說,正統墨西哥burrito的那種辛辣並非一般香港人能接受。說畢,他咬了一口手上的burrito,驚訝地說:「這個不怕,我想香港人應該會很喜歡。這個捲餅裏有很多不同的材料,既有米香,又有番茄的微酸,而辣度不重卻有惹味的感覺,很好!」
源自三藩市的Mission-style
夏千福吃的,是發源自美國三藩市的mission-style burrito。「Burrito在西班牙語解作『驢子』。據聞當地人認為玉米餅捲起像驢子的耳朵,因而以此命名。由於西班牙語系人口急速增長,burrito近年在美國十分流行。原先在西岸盛行,現在連東岸如紐約等大城市亦越來越多售賣burrito的小店。不過,burrito來到美國其實變了種,像這個mission-style便完全被美式化了。」首先以把墨西哥burrito變種的,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位於三藩市的Mission District。Mission-style 的特色是無論體積,以至內餡都比墨西哥原裝正版的大和多。傳統的墨西哥burrito一般只有肉和豆,但mission-style則再加入西班牙米飯和莎莎醬,加上以快餐形式經營,在美國十分普遍。夏千福說他在美國時,也經常吃burrito。一個捲餅有齊飯、菜和肉等材料,既飽肚又健康。來了香港後,他從未有機會再次品嚐,這全因為香港賣burrito的地方本來就不多。於是,今天他挺着一身官仔骨骨的西裝,在黃雨警報下仍然低調地來到這間以售賣mission-style burrito聞名的Little Burro,支持美國中小企業,同時找尋在美國的回憶。
快餐形式 慢煮烹調
來港七年的美籍店主Roger一直都是burrito粉絲,但在香港一直吃不到好味又價錢相宜的捲餅:「在香港吃burrito大多去墨西哥菜餐廳。正宗的burrito會在粟米餅皮上放上餡料,然後另放一些餡料在碟上,份量比美式少,價錢卻貴兩倍。」所以他決定和擁有二十多年經驗的廚師友人Lori開設快餐形式burrito專門店。說是快餐形式,材料一點也不輕率。菜要用本地農場種植的,雞、牛和斑豆等全部由美國入口,保證自然養殖。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店內賣的餡料都堅持以慢煮(slow cook)形式炮製,既滋味又健康。難怪當夏千福試了一口牛肉burrito後,也不禁讚道:「牛肉用了八小時慢煮而成,質地嫩滑,同時保持肉味濃郁!」其他配菜如斑豆,也用上墨西哥啤酒煮上數小時,口感十分creamy。「其實要做出正宗的burrito一點也不難,用料亦很簡單,但最重要的是有對的材料和對的醬料,才能做出對的味道。」在這滂沱大雨的晚上,昏黃的小店內,美式英語此起彼落,不同膚色的人種拚命的擠進店內。他們為的,也許就是以一個burrito填補人在異地的思鄉之情。
Little Burro
上環差館上街1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