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新疆烏魯木齊再次發生針對漢人的惡性暴力襲擊事件,據悉已至少造成31死94傷。而前日在上海召開的亞信𥧌會發表《上海宣言》,指出分裂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是對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穩定的威脅。宣言的話音剛落,烏魯木齊就發生了恐怖襲擊。
時間上的巧合,令人不禁想起4月30日發生在烏魯木齊火車站的自殺性爆炸襲擊事件,彼時,習近平及一眾中央高官正在視察新疆的最後一天。這些造成無辜平民傷亡的暴力事件,無疑構成了對中央政府打擊新疆恐怖勢力的鮮明挑釁與羞辱,同時也表明中央政府對新疆暴恐勢力的強力鎮壓喪失實效。
自從2009年發生7.5事件以來,新疆的民族問題開始超越西藏問題,成為當下中國最嚴峻的內部不穩定因素。據新疆自治區公安廳統計,2012年新疆發生暴恐案件190餘起,比2011年大幅增加,其中個體化的暴恐活動趨多,參與者多為80後與90後,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佔到95%左右,顯示暴力襲擊力量的年輕化與常態化。而去年10月28日發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金水橋撞擊事件,及今年3月發生在昆明火車站暴力傷人事件,則標誌着以新疆問題為導火索的暴力犯罪已經走出新疆,成為一些地方公共安全隱患的引爆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新疆民族問題之所以形成今日局面,有着錯綜複雜的歷史、政經、文化因素影響。然而,官方針對新疆暴力襲擊犯罪案件的打擊,如同對待國內的群體性事件一樣,往往以維護穩定的大旗進行簡單化處理。一個常見的官方說法是,這些暴力襲擊事件是「三股勢力」(即境外恐怖主義「基地」組織和新疆的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勢力)興風作浪的結果。誠然,沒有「三股勢力」的鼓動,新疆問題不會像今天這般嚴峻;然而,將新疆問題僅僅視為「三股勢力」的興風作浪,可能遮蔽了事件背後更多元的因素,令官方不去反思民族政策,而到了民間則加重了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對立情緒。
新疆問題的真相,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說,是不可知的。如果內地民眾僅僅習慣接受來自國家電視台、黨報的宣傳,只會認為這些製造恐怖襲擊的維族人都是冷血而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在官方輿論宣導下,沒有誰知道這些製造暴力襲擊的激進勢力為甚麼要這麼做,為甚麼要採取如此兩敗俱傷的手段?
這樣說,當然不是要為他們的犯罪行徑開脫,而是若按照中國官方現行的民族政策和打壓態勢繼續下去,新疆問題的嚴重性不會得到緩解,漢族人與維族人之間的誤會、隔閡與仇恨不會得到調節,而最後承擔惡果的卻往往是無辜的漢族民眾。這種只允許官方宣傳機器發聲的結果,就是使人們對新疆問題產生的歷史背景、社會結構與族群關係無法形成全面而真實的理解,最後則形成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恐怖暴力襲擊—民眾恐慌—官方鎮壓—深化對維族人的偏見與排斥—新的暴力襲擊—加重族群仇恨—再次強力鎮壓……如此循環往復,成為一條不歸路。
目前官方應對新疆問題的對策,仍然是經濟上給予「胡蘿蔔」,政治上施予「大棒」。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由於漢族官員、企業對維族人的不信任乃至仇恨,經濟上的「胡蘿蔔」最終也沒有使維族人受惠,其結果只會使維族民眾感到政治與經濟上的雙重剝奪,種下更多的民族對立惡果。如何因勢利導定義新疆問題的實質,並展開相應的對策,將考驗習李政權的政治智慧。
蘇鋒
自由撰稿人